美国5月非农就业:多年来最诡异的一次?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9 03:28:26

  5月非农报告,出现了近年来最诡异的一幕。

  官方周五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意外增加了27.2万个就业岗位,比共识预期的18万个高出50%,比华尔街最高预期高出1.4万个。更惊人的是,这个数字比预估值高出4个标准差,创下过去一年最高纪录。时薪数据也意外增长,同环比均高于预期。

  但与此同时,失业率却意外地从3.9% 上升到 4.0%,为两年来最高水平。

  新增就业大超预期,为何失业率不降反升?

  正如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这与企业调查和家庭调查之间的巨大差异有关,前者激增27.2万人,而后者则大幅下降了40.8万人!

  企业调查和家庭调查是美国衡量就业市场状况的两个主要调查。过去一年来,企业调查数据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家庭调查数据停滞不前,目前水平已回落至去年夏天的水平。

  现在这两个调查之间的差异达到了900万,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差距。

  表面增加27.2万,实际可能不到10万人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的27.2万新增就业人数中,存在多少水分?

  有人发现,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所有就业岗位中,有23.1万个来自“出生/死亡调整”(Birth/Death adjustment)模型,也就是根据新企业成立的估算值。这部分工作岗位实际上并没有被统计,而是被假定存在并直接计入电子表格中。

  也就是说,这23.1万个就业岗位只是统计局基于模型假设“凭空创造”出来的,用以调整就业总人数。

  知名分析师Anna Wong指出,“出生/死亡调整”模型已经跟不上现实情况了,当前就业增长的实际速度可能不到每月10万人。她认为,失业率数据目前更能反映就业市场的真实状况。

  自去年4月以来,出生-死亡模型已经增加了190万个就业岗位,占同期所有新增就业人数的56%。这意味着,过去一年中超过一半的“就业增长”来自该模型。

  一半新增就业来自非法移民?

  从表面上看,过去一年的新增就业是绝对亮眼的,彰显了就业市场的强劲势头,然而,深入分析其结构,新增岗位的质量却令人担忧。

  过去一年,美国全职工作岗位同比减少了120万个,取而代之的是150万个兼职岗位。

  仅在5月份一个月内,就有62.5万个全职工作岗位消失,兼职岗位增加了28.6万个。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5月份,美国本土劳动力人数大幅下降了66.3万,总数降至1.30445亿, 移民数量却激增了41.4

  时间线拉长到过去4年,所有新增就业岗位都由移民承担,而本土工人的就业岗位自2019年12月以来一直在减少。

  过去一年的情况更加糟糕:本土工人流失了66.8万个工作岗位,而移民却增加了93.4万个工作岗位。

  移民新增岗位很可能来自非法移民,过去三年里,大量非法移民涌入美国边境。

  也就是说,美国的就业增长主要由非法移民推动,而本土劳动力市场正在不断萎缩。

  非农报告公布之前,渣打银行发布报告称,如果排除这些非法移民工人,非农就业在24财年每月的增量可能在12.5万左右,美国就业市场远远不会像今天看起来这么强劲。如果美联储充分理解了非法移民对非农就业的影响,那么每月23.1万的非农增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而且,由于这些非法移民的工资通常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因此虽然在过去的一年里,有数百万非法移民被雇用,但美国的通货膨胀并没有飙升。

  本文转载自华尔街见闻,作者:卜淑情

责任编辑:郭明煜

  目前最具威胁的对手是同样来自中国的闫晓楠,另一个则是今年刚刚复出的塔蒂亚娜·苏亚雷斯,尤其是后者,被一些UFC专家认为是草量级最优秀的选手。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营销业务支持中心副主任 曾维英:2023年1月到7月,江苏的绿证交易价格是42.4元一张,2023年苏州交易户数增加了172户,合计绿电交易户数是284户。

  他认为,把信访工作纳入中央社会工作部是解决中间环节脱节的一个重要的体制改革创新,使制度可以落到基层,也可以使基层群众的呼声诉求很好地反映上去,打通中间环节,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小柯在17岁时开始接触医美,高三时做过双眼皮手术、玻尿酸注射等项目。“当时考试考得好,我妈问我有什么愿望,我说我想剌双眼皮,后来爸妈共同出钱,我就去做了。”面对“为什么”的问题,小柯很坦然:“我从初中开始就贴双眼皮贴,每天都要贴,觉得双眼皮好看……当时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不自信。”现在小柯已经24岁,随着自信心的增长和对医美项目认知的提升,她不再频繁动刀。

  7月28日8时至8月2日8时,海河流域5天面平均雨量达153毫米,降雨总量487亿立方米,为海河流域1963年以来的最强降雨。

  记者了解到,其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当前银行净息差已低于“预警线”。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4%,相比去年末下降17BP。如果拉长时间看,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从2010年后整体呈现下行趋势,由2010年的2.5%降至目前的1.74%左右。

连凯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