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十大文物主题游径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08 13:05:33

  中新社合肥6月6日电 (记者 张强)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主场活动暨亳州市系列活动6日在安徽省亳州市开幕。活动现场发布了安徽十大文物主题游径。

  安徽十大文物主题游径包括:“何以安徽”考古主题游径、“寻梦徽州”古建筑古村落文物主题游径、“汴河晴波”隋唐大运河安徽段文物主题游径、“时光对话”安徽名人故居文物主题游径、“道行天下”安徽古道文物主题游径、“惟石可言”安徽摩崖石刻文物主题游径等。

  据介绍,安徽十大文物主题游径跨越16市、44个县(市、区),涵盖文物资源共76处,3处世界文化遗产、44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66处不可移动文物、6处考古遗址公园。

  “‘何以安徽’考古主题游径可以探秘安徽古代文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古迹处一级调研员彭正阔说,安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区域之一,繁昌人字洞、蚌埠双墩、含山凌家滩等大遗址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据介绍,“寻梦徽州”古建筑古村落文物主题游径中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群”,其粉墙黛瓦、层楼叠院、亭台水榭等景观,形成徽州古村落独具特色的人居环境。

  彭正阔说,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在安徽省境内长约180千米,流经淮北、宿州两市。泗县运河故道是隋唐大运河至今仍在使用的两段运河河道之一。隋唐大运河安徽段文 物主题游径将淮北中国大运河·柳孜文化园、柳孜运河码头遗址、隋唐运河古镇、泗县大运河遗址公园等文化遗产串联起来,有助于阐释安徽大运河文物资源所蕴含的价值,推动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完)

  由于施工原因,隧道内灰尘飞扬,探照灯的光束里,密密麻麻的灰尘在肆意飘荡,这给民警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每次巡查隧道,我们都要带上两层口罩,这里面的灰尘太多了。”梁钟阳说。

  据介绍,西南大学家蚕基因库的创建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积淀和艰辛历程,不断发展,是我国历史最久、保存类型最全、创新发现最多的家蚕基因库,并完整拥有自1940年以来的系谱资料原始记录,凝集了先后以蒋同庆、向仲怀、鲁成、代方银为代表的几代专家学者的心血,并培养了一批青年后起之秀。在世纪之交,该库成为世界最大家蚕基因库,被国际同行公认为本领域“中核机构”。

  雪球是一项大庆人自创的冰雪体育项目,获得过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并注册了商标。该项目是从传统的“打雪仗”游戏演变而来,具有一定的竞技性、趣味性。此次举办雪球大赛的目的是推广冰雪赛事,让全民乐享其中,让更多的青少年走出户外,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亲切会见洪森首相,就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中柬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同洪森首相举行会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同洪森首相举行会见。双方高度评价中柬牢不可破的“铁杆”友谊。中柬建交65年来,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精心培育的中柬传统友谊历久弥坚,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面对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柬关系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柬双方将坚定不移地深化亲密无间的“铁杆”友谊,坚定不移地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坚定不移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方宣布启动“中柬友好年”系列庆祝活动,将以2023年中柬建交65周年和“中柬友好年”为契机,构建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让中柬“铁杆”友谊这一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代代相传。

  影视作品有大结局,现实版的扫黑除恶则仍然在路上。专项斗争圆满收官之后,扫黑除恶并未停止脚步。2021年5月,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扫黑除恶转入常态化阶段。与此同时,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启动,外界评价,这是一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更深入的自我革命。

  作者:齐琦

林育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