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在全国开展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5-30 19:38:12

  杨智慧表示,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问题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埋下重大事故隐患,近年来,因从业人员持假证或无证违规作业酿成的事故屡屡发生,对此,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坚决予以打击,取得阶段性治理效果。但因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分子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假证问题很容易死灰复燃,比如,去年北京市查出的一条特大跨省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黑灰产业链,据虚假网站后台数据显示,超50万人关注该网站,超过1.9万人购买了伪造的证件。

  杨智慧指出,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问题系统综合治理,依法查处打击相关证书涉假违法犯罪活动,应急管理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 监管总局、国家矿山安监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9个部门迅速行动,按照“三个强化”的思路研究做好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强化全链条打击,贯穿制假、售假、买假、用假、虚假营销等多个环节,不仅在使用现场,更要从源头上杜绝假证空间。

  二是强化多部门联合,9个部门加强联动,进行了多次会商,就“打什么、如何打、谁来打”达成一致意见,根据各自职责职能,构建起全方位、无死角的严密网络。

  三是强化疏堵结合,坚持打击与服务引导并重,不仅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打击措施,还致力于打造便捷、高效的特种作业管理体系支撑。将抓紧修订相关制度规定,推广应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监管服务,既方便考生,又解决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用工难的问题,清除“假证土壤”。

  杨智慧介绍,5月12日,9部门联合印发了《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从印发之日到12月底,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治理,此次专项治理,对象更加聚焦,力度更强,力争通过一系列务实管用的举措,坚决防范遏制假证问题,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具体都有哪些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在他看来,父母恶意消遣孩子并以此赚取流量的做法,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立法精神相违背。

  值得注意的是,RCEP首次在中日以及韩日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关系。2022年1月至6月,中日、韩日双边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为20.3万亿日元、5.5万亿日元,分别较2021年同期增长10.6%、25.5%。此外,在RCEP框架下,中日韩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光电设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为三国在新技术、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的区域价值链合作奠定了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为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的重要创新,“保险+期货”这一业务模式已连续试点多年。

  习近平主席告诉我们,“希望寄予青年”。他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

  他强调,要加强用户体验,向新产品、新服务发力。“谁能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讲话,谁就能真正赢得老百姓未来的消费市场。”

袁承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