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魔改滤镜太大,《狐妖小红娘》挨骂一点都不冤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01 05:57:29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5月下旬,漫改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终于播了。开播之初关注度还不错,热搜一个又一个。

  不过,伴随热度而来的,还有多角度的吐槽。从人设、滤镜、乃至故事逻辑等无一幸免。更有人直言故事平淡需要开倍速,“不如去看《巴啦啦小魔仙》。”

  滤镜重到画面模糊、剧情被指“魔改”,这部剧挨骂冤不冤?

  剧情与争议

  相较于原著,电视剧的故事比较“直给”。开篇就是石姬发动人妖大战,涂山红红站出来阻止,最后一招KO,打戏招数潦草到只是挥挥手,威力全靠特效。

  特效确实炫酷,但光影变幻很混乱,网友戏称“像光污染”。滤镜效果也没好到哪里去,有时候画面仿佛笼罩着一层雾气,透出一股浓浓的影楼风。

  回到剧情。剧中讲述了一番苦情树的作用后,男主角登场。小时候的东方月初被追杀,灵机一动跑进涂山地界,被赶过来的涂山红红以及姐妹救下,最后留在了涂山。

  是不是似曾相识?乍一看很像杨过与小龙女的故事,只不过主角变成了一人一妖。但由于前面几乎没什么故事和情感铺垫,导致的后果就是,观众并没有那么容易共情。

  类似情况多了,剧情遭遇吐槽几乎是必然的。“狐妖小红娘 儿童剧”“狐妖剧情 无聊”“狐妖 好大的滤镜”早早被刷上热搜。

  面对种种争议,总制片人王一栩曾在网上晒出《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开播成绩单,并疑似回应道,“这是一个充满爱的美好故事,请听我们娓娓道来。”

  用意或许是好的,但也有观众不买账,“如果前几集剧情索然无味,观众为什么要花费时间,耐着性子看下去呢?”

  有没有“魔改”?

  抛开厚厚的滤镜和特效之类不谈,很多原著粉最不满的地方,大概是电视剧比较大幅度地更改了苦情树和一些人物的设定。

  苦情树原本的能力是为人和妖转世续缘。然而,剧中提示,涂山红红借助苦情树之力,感知世间真情,助妖族结缘,然后情侣相爱产生的情力,会反哺滋养苦情树。

  这个变化,不出意外招来了网友诟病,“苦情树一夜醒来,业绩清零了。”

  在经历了一大段虐恋剧情之后,苦情树终于能给人妖续缘了。“广电时评”微信公众号之前发布的文章提到,该剧导演麦贯之表示,创作团队是本着将原著核心表达不偏移的呈现宗旨,以补充前提背景的方式将“苦情树”的功能设定、出现时间做了适当调整。

  但问题是,剧情拖了这么久才出现原著中苦情树的“转世续缘”,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改动,而且如果直接沿用原著设定,会不会剧情更通畅一些?苦情树为什么一定要东方灵血祭树?

  如果说剧版是动漫的前传,又整合了不同年代的单元故事,那么御妖国公主的时间线与东方月初相差很多年,两人却被安排“假结婚”,对原著粉来说,这就算得上“魔改”。

  至于人物,涂山红红的能力被削弱了。涂山雅雅的人设改动更大,原本她性格独立,更重视亲情,现在变成了傲来国三少的迷妹, 提起三少一脸崇拜。

  对于非原著粉的部分观众来说,一些台词显得很幼稚,比如动不动就提“人崽子”,再比如“涂山必会成为和平之乡,情缘圣地”“人与妖,不能再这么无休止地战下去了”。

  人设大改,剧情流水账,剧版《狐妖小红娘》被指为“儿童剧”,有迹可循。

  口碑不好,怪谁?

  截至目前,这部剧的口碑似乎没有翻盘的迹象,有网友的评价是,“配音、滤镜、剧情,全都一言难尽”,并且开始讨论该剧“仆街了没”。

  究其原因,有人把矛头指向了演员,比如扮演涂山红红的杨幂和扮演东方月初的龚俊,觉得没有演出原著角色的神韵;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剧情才是最大的问题,不能把锅甩给演员。

  实际上,几乎每一部IP剧播出后都会面临改编“是否尊重原著”的审视,而能否做好这一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能不能维护好大体量的原著粉基本盘。

  之前比较好的改编有《棋魂》,豆瓣评分8.6。其总制片人朱振华曾表示,漫改剧一要尊重原著精神,结合视听规律去改编,其次要多维度挖掘原著内核,而非停留于表层。

  也就是说,得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合理创新,创新也不是毫无逻辑地瞎编,而是从原著所展现的精神内核出发,讲一个让观众信服的故事,逻辑自洽,才能真正打破“次元壁”。

  而且,一部好的影视剧,是能够给观众提供情绪价值、能够令观众产生共鸣的。如果剧情动不动撒狗血,缺少合理细节刻画,甚至脱离常规逻辑,评价自然高不到哪里去。

  人物立不住、情节崩坏,导致剧集本身质量不过关,那么即使营销花样多、即使有大牌演员出演,也很难挽救一部剧的口碑。糊弄观众的结果,也只能是被观众嫌弃。(完)

  如今

  有记者问:近期,多国出台了欢迎中国游客的举措。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卫报》称,美国总统拜登曾于2021年2月表示,由于也门局势,美国将停止向沙特出售进攻性武器,但他此后允许出售价值超40亿美元的防御系统。

  这份提案的执笔人施君说:“近年来,大陆陆续出台惠及台胞的同等待遇政策措施,但在完善台商台胞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如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台湾居民居住证在公共服务类网站使用覆盖面不足;针对台商台胞的惠民便企信用产品缺乏,推动金融领域的同等待遇面临诸多困难;台商台胞对信用信息建设政策知晓度不高,获得信用信息以及金融服务支持的渠道较为有限。”

  李和万表示,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竞争的重要资源,青年是关乎各省市发展的必要因素。近年来,东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以2019届毕业生人数为例,东北地区生源人数约为5.56万人,留在东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仅为3.87万人。

  乔杉

陈胜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