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伪科普频上热搜,平台推广岂能不问真假

来源: 北青网
2024-06-06 08:48:23

  秋实

  最近,号称“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短视频上了热搜,不同身份的主播演示了各种“恢复”方法,调查显示,这类视频绝大多数都是伪科普。这些严重误导公众的内容为何能在互联网上畅行无阻?深谙平台推广机制的伪科普博主,通过“标题党”等发布不实信息博眼球、换流量,用“算法”赋予相关内容更多的曝光度等,让类似伪科普信息十分普遍。(1月16日《解放日报》)

  医学对于近视的认识已很深刻并形成普遍共识。通常认为,眼球结构出现变化,眼轴长度增加等,这些导致近视的身体改变是不可逆的。近视前重在预防,近视后重在缓解症状和减慢发展。诸多眼科专家也反复强调,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

  “近视治愈”等离谱说法能够在网上大行其道,与某些网络平台的做法大有关系。某些平台似乎并不区分伪科普和真科普,而只管推广有热度的内容。平台的“算法”没有审核发布内容真伪,以流量和热度论英雄,这种不问青红皂白、颠倒黑白的做法,为类似伪科普提供了土壤。

  在一些主播看来,“毒流量”也是 流量,假消息也能提高曝光率,因此不管内容是否真实,也不管是否会危害到他人,只要能够催热话题就行。有些主播不惜按照脚本行事,把虚构当事实,把演戏当新闻,甚至不惜通过一些奇葩的做法、违法的行径等来博取流量。自媒体时代怪事特别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问真假的流量为王理念比较盛行。

  用辟谣来对抗谣言,用真科普为伪科普消毒,是治理此类乱象的办法之一。辟谣与科普涉及比较专业的医学知识,除了相关机构要丰富内容和注重时效外,更要调动医学专业人才广泛参与,让高质量医学科普唱主角,才能挤压伪科普的生存空间,进而优化自媒体医学科普的生态环境。

  依法严惩是减少医学伪科普的另一重要手段。对于伪科普要追根溯源,揪出始作俑者并给予严惩,从而提升源头打击的震慑力。对于虚假内容传播者,也应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置。一些借热点话题炒作的自媒体尽管并非伪科普的制作者,但其推波助澜的作用和产生的危害不容小觑。

  对于俄罗斯来说,尽管其态度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从较早时期的希望参会,到后来又不来了,但俄罗斯不可能不重视超过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的会议。何况,除了美国以外,还有中国、沙特这样与俄罗斯比较友好的国家出席。

  他指出,当前海河流域防汛正在经历洪水演进过程,要毫不松懈地抓细抓实抓紧抓好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防御工作。要提前转移、妥善安置蓄滞洪区及受洪水影响人员。<font></font>

  当导游在互联网上成为独立IP,与旅行社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甚至有部分自媒体导游成立旅行社公司,实现产业闭环。与此同时,新兴行业的规范问题浮出水面。被时代催生出来的新赛道,是否会乘风破浪稳住脚跟呢?

  “你以为有证据自己就能去全额退了吗?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你不懂如何处理。”找过代理人的一位投保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里面存在“维权门槛”。

  总之,IPO不是影响市场走势的决定性因素,也不应成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首要依据。市场各方应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坚持价值投资不放弃,共同呵护资本市场稳中有进、行稳致远。 (作者:李华林 来源:经济日报)

  前不久,在南非举办的金砖国家会议上,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进行了会晤,这是7月里中印双方第二次进行高层接触。在7月15日的东盟会议上,王毅还会见了印度外长苏杰生。

叶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