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发挥水运科创力量 助推交通强国建设

来源: 人民网
2024-06-26 05:38:36

  中新网天津6月24日电 (尹倩芸)水运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轻的比较优势,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通道和关键节点,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下称“天科院”),看其如何加快水运科技创新,助推交通强国建设。

  三峡船闸是长江船舶向上游航行的必经节点,由于上游经济发展加上水运需求释放,自运行以来过闸量便持续快速增长。据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预计,到2035年,三峡船闸通过货物需求将达2.2亿吨以上,急需建设一个新通道来满足目前水运及经济发展需求。

  未来建成后,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将有效解决枢纽通过能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航运能力。据张明进透露,天科院前期的科研创新成果为工程前期论证提供了创新支撑,能够直接应用到工程建设中,“目前三峡新通道的项目研究进展整体还是非常快的”。

  除了工程应用研究外,天科院还积极推动基础 性、前瞻性的科研技术攻关。海底悬浮隧道又称“阿基米德桥”,是继跨海大桥、沉管隧道后又一种未来能够实现深海峡湾通行的交通方式,也是一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瞻性技术

  天科院围绕该项技术组建研究团队进行攻关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包括明确了悬浮隧道新结构的复杂流固耦合机理,创新性建立悬浮隧道系统稳定控制方法,支撑了悬浮隧道整体方案设计,研究成果被海洋工程协会评价为整体国际领先。

  以海底悬浮隧道为代表的前瞻性、基础性研究距离投入工程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天科院院长戴明新看来,前沿科技研究能够起到牵引作用,帮助科研院所实现有方向、有目标的攻关。

  当前,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正稳步推进。天科院的6项试点任务也牵引推动其形成了面向国家战略的悬浮隧道关键技术、陌生海域建港关键技术,以及跨流域水运通道等为代表的新型科研供给能力,支撑并服务京津冀协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深中通道、平陆运河、三峡新通道、国储基地等行业重大工程建设。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联合国2月6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6日审议乌克兰人道问题。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在会上再次呼吁有关各方真正为人民着想,真正为推动和平尽力,想方设法让冲突当事方早日恢复和谈,早日停火止战。

  2021年7月,《流浪地球2》的导演组找到了傲鲨智能,希望能采用真实的外骨骼机器人参与拍摄。彼时,傲鲨智能已经从创业阶段的一无所有,变成一个自研了包括上肢、腰部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后来,胡昆伟才从同事口中了解到,在他眼中“不够酷”的检修列车综合作业平台2018年才投入使用,是高铁接触网检修设备和技术发展的重要见证。正是这个作业平台让曾经“像蜘蛛侠一样飞檐走壁”式的检修方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这次我们请了电影学院的20多个实习生在各个部门工作,他们主要帮我们记录错误。我们每天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一两天之后就会遗忘。电影杀青后,我们积累了一个很厚的本子,上面全是犯的错误。现在学校老师也帮我们初步整理出一个流程,有两页纸,路演完后我们会复盘整理。拍科幻电影需要一步步来,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程天科技创始人 王天:是,其实在很早之前我们就已经定义过这款产品,但是当时因为一些核心元件的供应链没有完全打通,它可能有些太过于超前。

  换言之,未来检验一项工作是否真正有意义、有实效的标准,就是要看其能不能被人工智能轻易取代。有人认为,人工智能迟早能够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如果这一判断最终成为现实,那恰恰说明很多文字工作并非思想的创新,而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倪秀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