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研究表明:微塑料也可致脱发

来源: 网易网
2024-06-20 16:06:29

  中新网合肥6月19日电(吴兰 靳瑾)记者19日从蚌埠医科大学获悉,该校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褚维伟副研究员与合作者研究表明:微塑料也是导致脱发的原因之一。

  脱发是困扰很多人的“顶级”难题,在遗传、免疫、精神压力过大、熬夜、药物(如化疗脱发)等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褚维伟与中山大学王旭升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环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发表研究论文,阐明了脱发发生的新机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到紫外线辐射引起聚苯乙烯老化现象,并改变其功能基团、表面粗糙度和接触角等理化性质——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术语,它不仅用于食品包装,在自然界尤其是水域中也普遍存在,极易通过食物链循环被人类和动物直接吸收。而动物实验中也证明,无论是原始或者老化后的聚苯乙烯,喂食后都会造成小鼠皮肤和毛囊损伤,导致弥散性脱发的出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衰老的聚苯乙烯可诱导 更高水平氧化应激,加剧毛囊内紧密连接受损情况。也就是说,聚苯乙烯在自然界存在的时间越长,作用越明显。”褚维伟说。

  <strong>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康焦点)</strong>

  一、通用基础方

  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最大的底气无疑来自中国。2023年,中国将会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随着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后,沉寂3年的消费需求有望逐步启动,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预计将会大幅超过过去3年的平均增速。投资需求方面,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等激励下,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2022年的增长态势,令人担忧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将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筑底后温和复苏。保持了2年较好增长势头的进出口贸易,虽面临诸多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挑战,也迎来了跨境人员流动增强、跨境商品检验检疫效率提升等利好,应能保持大体稳定。摩根士丹利在2022年12月中旬将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从之前的5%上调至5.4%,充分显示了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的回升不仅直接拉升了亚洲经济增速,更为亚洲和世界各国创造了巨大的新需求,给各国商品出口、旅游复苏、投资收益等带来巨大的增长机遇,价稳质优的中国制造商品也为各国抗击严重通货膨胀注入充足的信心。

  疑 惑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023年要适度加大政策扩张的力度,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今年货币政策力度要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投向结构要精准,尤其要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坚持系统观念、做好统筹兼顾,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就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根据CME FedWatch工具,当前市场预计美联储在2月、3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徘徊于70%,而本轮加息周期的终端利率目标区间指向4.75%至5%,同时四季度有望降息。

胡振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