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大消息该促消费了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13 02:54:23

来源:财经观潮

作者:余飞

过去的24小时,三个大消息传来。

01 | 10月金融数据公布

11月13日傍晚,央行发布了10月份金融数据报告。

其中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了10.3%,增速与上月持平,仍是两位数增长。意味着印钞机轰鸣声仍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依旧。

但从社融数据来看,这些钱大部分流向了地方政府,而不是企业和个人。

央行公布的社融数据显示:

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108亿元。

社融增量高于预期的1.83万亿,说明10月份社融增量好于预期。但从社融的结构来看,显然是由于10月份各地不断发行债券所致。

1.85万亿社融增量中,政府债券 独占1.56万亿,占比84.3%。

进入下半年以来,为了缓解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压力,中央转变了态度。

之前在化解地方债务问题上,官方的态度是,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但是如今很多地方靠自身,根本无法偿还。

这种背景下,为了破解地方债,官方已经批准地方开启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缓解地方的三角债压力,主要用于偿还政府欠企业的账款。

目前,各地发行的规模合计已经超过1万亿。

企业债券净融资只有1144亿元,而且同比少增1269亿元。

更为关键的是,居民端的贷款数据负增长了。

央行数据显示,10月份,住户贷款减少34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

这说明居民端的消费仍比较冷,从今年的双十一与如今的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中,可以明显感受到。

02 | “双11”销售额继续下降

2023年双十一已经结束,这又是一个未公布GMV的双11。经历过“价格战”、“二选一风波”、“底价协议”,双11却似乎仍未拉爆大促氛围感。

在低价和直播之下,尽管各平台都发布数据,宣布今年的订单量、观看直播人数都创下新高。

从监测机构披露的数据来看,双十一各平台的总销售额仍在下降。

根据星图数据显示:今年“双11”综合电商销售额9235亿元,连续两年下降。

这说明价格卷如斯的双十一,也没能够完全调动大家的消费积极性。

消费仍是经济复苏路上的一个不确定性。

如果辅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CPI数据,就一目了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

CPI是衡量通胀的指数,也被人称之为“穷人指数”。因为这个数据一旦走高,说明物价在快速上涨,穷人就会很难受。

一般来说,各国政府都会给CPI设定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是安全范围,比如欧美地区的上限一般是1%至2%,咱们中国是1%至3%。

高于这个值说明有通胀风险,就加息需求,或者会阻碍降息。

低于一定的值,则有负通胀的担忧,有降息需求,或者会阻碍加息。

4月份之后这一数据长期在0附近徘徊,7月份和10月份的同比增速都在0以下。

说明,该促消费来防止负通胀了。

毕竟,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前三个月GDP增速超预期,就是因为消费复苏助攻。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三季度三驾马车对经济拉动作用数据来看:

消费方面:三季度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达到94.8%,为有数据以来最高水平,拉动当季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

投资方面:由于投资增速持续放缓,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二季度的32.8%降至22.3%,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是-17.1%,向下拉动GDP0.8个百分点。

然而,从10月份的居民贷款数据、CPI数据和刚结束的“双11”来看,消费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当然,这种不确定性官方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对于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之路,官方在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做出了明确判断: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简单理解就是,在内需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四大阻力之下,接下来我们的复苏不是康庄大道,而是羊肠小道。

所以,为了对抗这种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增强三驾马车的确定性来对冲。

出口我们无法掌控,只能加强投资和消费的确定性。

投资方面,四季度各地一大批重大项目上马,大基建轰鸣声响彻寰宇。

而促消费、抗负通胀预期的反击战也已经打响。

03 | 反击战打响

相比于前三季度各地发放消费券有所不同,四季度以来,除了促消费,还有对抗负通胀预期的任务要完成。

两种任务叠加之下,一种新玩法出来了:各大消费品纷纷涨价。

涨价第一枪,由茅台打响。

10月31日晚上,茅台发布公告,宣布53度的飞天茅台、五星茅台出厂价上涨约20%。这是6年以来,茅台酒主力品种第一次涨价。

几乎与此同时,康师傅饮品系列也宣布涨价:中包装的茶和果汁,价格不低于3块5。

除了消费品价格主动上调外,降息也在准备当中。

根据中国证券报披露,10月下旬以来,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发布存款利率调整通知,对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期限存款利率做出下调,下调幅度从10个基点至40个基点不等。

存款利率下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存款不断飙升,贷款利率不断下调,银行的利润空间在不断被压缩,倒逼着它们不断下调存款利息。

第二,推动消费。

通过利率下调方式,减少存款,让民众不要想着存款,拿着钱去消费去投资,激活消费经济和资本市场与楼市。

但这都是理论上的,实际效果如何,仍值得商榷。

第三,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降。

存款利息下降,为贷款利率下降打开了一定的空间。此外美联储的加息接近尾声,也给我们的降息增强了空间。

从目前市场的社融结构数据、消费数据和房地产市场销售数据来看,市场的确还需要进一步降息才行。

11月8日央行行长潘功胜也公开表示: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专家们预测,春节之前市场可能会有一次降准和降息。

@今日话题

  缪晓辉:如果老人不幸感染新冠,也不必急于第一时间送医院诊疗。初期通常是喉咙痛、咳嗽或味觉丧失,这时候如果判断是感染了,但又没有发烧的症状,精神状态也良好,则不必送医,后续几天如果都是此种情况,可以多补充维生素c、多喝水、吃牛奶和蛋白。

  陈菲理解这种声音,只是站在她的角度,学校和区教育局当年招聘时,都打出了高薪的旗帜,应该宣传多少给多少,因为学校和毕业生都是据此做出的双向选择。

  国联证券在11月27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strong>根据防控实施办法及风险区划定方案等政策,结合国内部分疫情地区情况,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或将成为重要防疫补充工具,对应专业、非专业场景空间为112-260亿元和150亿元。</strong>海外地区新冠抗原产品,仍有季节性需求,部分场景新增国外准入资质,预计对年内订单有所贡献。

  [#专家称新冠肺炎最终会降为丙类丙管#]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出台,持续提高了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新十条”的出台,各地陆续将核酸检测、隔离、风险区划定等关键防控措施向更为科学的方向调整,关于将新冠肺炎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调整为“乙类传染病乙类管理”的观点也开始被一些学者热议。将施行近3年的新冠“乙类甲管”回调至“乙类乙管”时机是否成熟?新冠肺炎降级为“乙类乙管”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彻底回归正常生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是否调整取决于我们对病毒特点的科学认识是否达成共识,对于回归正常生活,我们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高峰,郭威介绍,同济医院已做了相关预案,扩增发热门诊,此外,将一个分院独立出来,专门收治新冠阳性患者。

  上述医生介绍,按照此前医院规定,急诊出现阳性病人就要停诊,但现在不用停诊,只是迅速就地消杀,进行环境采样,医护人员加强防护,避免聚集。

林合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