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声回响】古老文物“活”起来 现代生活精彩不断

来源: 未来网
2024-05-20 12:40:45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保护好中华大地上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处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奔腾不息、波澜壮阔的黄河,为华夏大地带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坐落于河南郑州的黄河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珍贵的文物标本、过水工程模型等,向我们生动展示黄河的自然概况、灿烂的黄河文化。

  3600年前,商王朝在郑州建都“亳”。位于郑州城市中心区的郑州商城遗址,见证了3600年来这座城市的人脉不息、城址不移。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是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专属文化空间,集中展示了近70年来的考古成果和早商文明。历史的亳都、今天的郑州,古今同地,古代遗存与城市中心区交互。人们漫步遗址公园,走进博物院,感悟历史,品味厚重的中华文明。

  “看到兽面纹铜方鼎、兽面纹铜钺等精美文物,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了古代的城市规划理念,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游客申旖琨到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参观过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游客们能够领略古老文明的辉煌,亲身感受文物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殷墟博物馆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展厅设置了青铜铸造模拟场景、裸眼3D大屏及沉浸式数字体验厅,让文物栩栩如生,带领观众穿越回商王武丁的盛世,感受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场景。

  目前,殷墟博物馆展出4000余件文物,有备受瞩目的亚长牛尊、司母辛鼎和首次展出的嵌绿松石刻辞骨柶等。该馆的特色不仅在于展品丰富、文物数字化,也在于其文创产品的开发。

  殷墟博物馆副馆长郭卫兵介绍说,为了让文物与现代生活更好地结合,博物馆开发了亚长牛尊开瓶器、“妇好”手办、甲骨文面条等一系列文创产品,让游客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殷商文化的魅力。

  “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甲骨片有16万件,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全球甲骨数字回归活动。”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表示,该计划将重新对全世界的甲骨文进行全息数字化高清采集,实现对甲骨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和活化。

  “除了传统的展览展示、公益讲座外,当下比较流行的古墓剧本杀、博物馆时装秀等活动,也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大家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河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黄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宋朝丽认为,文创产品、文博类综艺节目能够让更多普通大众爱上博物馆、爱上文物。现在的文化旅游、沉浸式文化体验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式。

  董煜:“特别重要的一点,这次会议突出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强调战略的三个性,比如说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对于新一届领导干部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现在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每天各项工作中都会面临各种日新月异的情况,会有很多新的变化在发生。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的原则,坚持战略的稳定性,这是不能动摇的,与此同时在具体的策略当中必须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要敢于创新、敢于作为、勇于担当,在工作中要更多地体现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据了解,该公司企业海外订单迎来爆发式增长,外贸额同比增长464%,目前已排产到了2023年12月,实现了新市场、新业务的连续突破。截至2月7日,衡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开复工1403家,开复工率100%。各企业订单量充足,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9/2/11720797261440519722.jpg" alt="" />

  在不远处的地里,有两户村民正在忙碌铺春膜。据耕播现场的河沿村村委会主任郭福生保介绍,因为种玉米相对产量比较高,所以那两户铺春膜农户今年打算种玉米。

  <strong>俄称西方意图将俄排挤出国际合作</strong>

  开局之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信心正不断转化为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强劲动力。

齐亚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