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李渡后劲不足,“第二茅台梦”恐难实现

来源: 台海网
2024-05-31 14:37:02

  来源:于见专栏

  酱香型白酒是我国白酒五大香型中的一大类,其中以茅台酒的知名度最高。近年来,酱酒赛道异军突起,竞争更为焦灼。

  珍酒李渡作为除了茅台之外上市的第二家酱香酒企,在上市之际赚足了噱头。只不过,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综合珍酒李渡上市将近一年的行情来看,其股价还是长期低于9元每股的发行价。

  既然珍酒李渡抢先在国台酒业和郎酒之前成功上市,为何资本市场却不太看好呢?原因或许有以下几点。首先,珍酒李渡的业绩十分依赖“贵州珍酒”单一品牌。虽然集团旗下有着涵盖了三个香型的四个白酒品牌,但依旧难掩“一条腿走路”的窘境。

  其次,珍酒李渡经销价格体系较为混乱,价格倒挂等问题已成顽疾。最后,酱香酒市场行至中场,竞争加剧。“贵州珍酒”作为酱酒市场的腰部品牌,其品牌声量尚未能形成坚固的护城河。

  在成功冲击资本市场之后,珍酒李渡依旧面临诸多考验,其未来恐怕需要打上一个问号。“酱酒第二”的目标,至少也要等到珍酒李渡迈入百亿营收的门槛之后,方能放手一搏。

  1

  不被资本市场看好,上市不是救命稻草

  珍酒李渡,是一家多品牌整合的白酒公司。珍酒李渡旗下拥有酱香酒“贵州珍酒”、兼香型酒“李渡”、浓香白酒“开口销”,以及浓酱兼香型的“湘窖”。但因为珍酒李渡超过六成的营收都由“贵州珍酒”贡献,因此外界通常将珍酒李渡视为酱香酒企。

  2023年4月,珍酒李渡顺利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当天,其股价就破发大跌。直到9月份珍酒李渡被纳入港股通的新名单,股价才一路上涨。可惜的是,好消息带来的动力并不持久。

  在珍酒李渡上市后发布的第一份财报数据来,其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在珍酒李渡的2023年的半年报中,录得总营收35.19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8.03亿元,22%。这样一份营收利润双双增长的成绩单,却并没有让投资者满意。

  2023年10月13日珍酒李渡的收盘价为12.34港元,2024年1月30日收盘价就剩下7.9港元,不到三个月时间,股价跌幅高达35.98%。

  或许,在蒸蒸向荣的业绩表象之下,珍酒李渡有着不少隐忧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从2020年至2023年半年报的报表里,珍酒李渡的毛利率始终没有超过58%。这个数字与A股市场上其他酒企一对比起来,就相当不够看了。20多家上市酒企,其平均毛利率也在64%左右。

  珍酒李渡是定位于高端的酱香酒品牌,但毛利率却在上市酒企中垫底,这很难不让投资者对珍酒李渡的盈利能力产生怀疑。

  一边大规模扩产,一边大手笔打广告,这是吴向东过去成功打造金六福的重要策略,如今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贵州珍酒身上。可惜事与愿违,贵州珍酒复制金六福的路径并不顺利。

  在广告投入上,珍酒李渡毫不手软。珍酒李渡的销售及营销费用,从2020年的4亿元攀升至2022年的13.4亿元,营销费用占比也从16.8%上升到22.9%。反观同行,最能赚钱的“茅五泸”,去年前三季度其营销费用占比也没有超过12%。

  作为集团收入来源的台柱子,2023年上半年,贵州珍酒的收入为23.06亿元,同比增长14.9%。数据看似不错,但实际上在报告期内,贵州珍酒的销量下滑了227吨。之所以销售额有所上涨,都是涨价的功劳。

  除了贵州珍酒以外,李渡、开口笑以及湘窖三个品牌合计贡献三成的营收。其中,开口笑的毛利率不到40%,属于是拖后腿的存在。

  从当年奔赴港交所敲钟开始,珍酒李渡的关注度并不低。尤其是当珍酒李渡顺利抢夺下“酱酒第二股”称号,其身上的光环又亮眼不少。问题在于,成功上市只是挤上独木桥的开端,而桥上有着千军万马。珍酒李渡是否能顶住压力,顺利站稳脚跟呢?

  2

  自降身价下的珍酒,价格体系混乱

  如果说财报数据只是窥探一斑,那么经销价格体系的混乱,似乎也能从侧面反映珍酒李渡在酱酒市场打拼的问题。

  但在了解到内情后,却是让人哭笑不得。贵州珍酒旗下的大单品“珍十五”,其指导零售价为3800元到3900元/箱,但在双十一当天,贵州珍酒旗舰店把价格压到了1900多元一箱。消费者买到手的价格,比珍酒各个渠道经销商的进货价还要低。

  这番操作,消费者乐了,经销商则哭了。对于贵州珍酒“痛击队友”的行为,不少经销商表示愤怒和不理解。

  毕竟,高端白酒的价格,是需要重金“维护”的。贵州珍酒亲自下场击穿价格底线,也让众多经销商努力维护的成果付诸东流。也有声音认为,这是贵州珍酒为了在酱酒市场突围而出的策略。

  贵州珍酒自降身价的玩法,仍然在持续着。在珍酒李渡的招股书中,珍十五单瓶的零售价为799元至999元。目前在天猫官方旗舰店上面,只需要四百多元就能拿下。当高端白酒降级为次高端,这是否与产品原本的定位初衷相悖呢?

  吴向东的商业版图属于广撒网的模式,涉足过不少知名白酒品牌,但始终没有走出一家真正实现全国化的白酒品牌。即便不管全国市场,在酱香酒的大本营贵州,也是前有强敌,后有骁勇追兵。

  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布局酱酒市场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团队操盘能力还是有较高的要求。贵州珍酒想要出头,的确任重而道远,也不怪贵州珍酒想要另辟蹊径。

  在2021年京东双十一一炮而红之后,贵州珍酒的确收获了不少知名度。但珍酒李渡的存货,也从2020年底的17.37亿元爆增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43.19亿元。

  算盘打到最后,是亏了还是赚了,或许这本账只有珍酒李渡才清楚了。

  3

  酱酒市场大浪淘沙,珍酒李渡后劲不足

  在酱香酒市场上,茅台酒可以说是给了一众后辈们无限遐想的美好希冀。当然,没有什么人能有挑战茅台权威的勇气,他们的目标很一致——茅台第二。茅台身后的亚军位置,成为各大酱香酒企的战略高地。

  贵州珍酒,原“茅台酒易地试制酒”。顾名思义,就是完全按照茅台酒生产工艺制造而成的白酒。实际上,历史上有过许多酒厂竞相模仿茅台,和珍酒打着同样算盘的不在少数。单单贵阳一个城市,就出现过所谓的“金茂、丁茅、王茂”等等,但从来没有一个成功的。

  并且,珍酒作为“易地”茅台实验的故事,已经成为业内逐渐淡忘的历史。放到现在,也很难拿出手了。

  2009年,以金六福起家的华泽集团正式接手珍酒。华 泽集团的董事长吴向东的意图很直接,“力争酱酒第二”。只是,珍酒的发展情况,并没有吴向东想象中那么顺利。

  酱酒的窖藏时间就注定了珍酒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产能大幅提升,因此在发展初期,珍酒一度面临着货源短缺的难题。

  即便到了近几年,珍酒李渡依旧要依靠大量从第三方购入酱香型基酒。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珍酒李渡合计购入超三万吨基酒。这也是珍酒李渡的毛利率低于行业均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看其竞争对手,除了青花郎推出“两大酱香白酒之一”的宣传之外,国台酒也喊出“茅台镇第二大酱香酒”的口号。显然,茅台“稀缺”“高端”的价值标签给其他追随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只是,从2021年开始,随着酱酒热的逐渐褪去,酱酒市场也回归理性。从各方面的市场信号来看,酱酒行业正在从跑马圈地时代逐渐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以茅台为领头羊的头部酱企加强扩产,在一定程度上挤压着中小酱酒企业市场份额。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酱香型白酒消费趋势白皮书》,酱香型白酒市场逐步集中化。杂牌小企业、贴牌酱香酒被淘汰出局,而如郎酒、珍酒这些腰部的酱酒企业也难逃一劫——酱酒价格出现倒挂。

  大企业越跑越快,中小企业越来越慢。珍酒李渡的业绩增速,从2021年的159%,下跌到2023年的15%。显然,珍酒李渡的业绩爆发力难以为继。

  问题还没有结束,酱酒热正在政策干预下快速降温,国台、郎酒冲刺IPO失利就是一个印证。酱香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除了茅台以外的酱香酒企对于市场的争夺进入焦灼状态。总的来说,在不断加大的行业挑战中,对珍酒李渡提出了更有难度的经营拷问。

  4

  结语

  目前一超多强的酱酒格局在若干年内并不会出现太大变动,对于珍酒李渡来说,依赖单一品牌以及毛利率偏低等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其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幸运的是,眼下还有不少VC坚定地看好白酒市场。进入2024年,多数白酒股一改去年颓废走势,整个板块欣欣向荣。接下来的日子中,如何提升市场份额并走向更上一层级的梯队,或许是珍酒李渡最应该思考的课题。

  【根据天眼查显示】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贵州珍酒成员,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是一家以从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50000万人民币,超过了99%的贵州省同行,实缴资本150000万人民币。

责任编辑:王旭

  浙江省杭州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今年通过“室组地”协作,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办理了市南郊监狱原四级警长殷强案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派驻机构问题线索处置从‘无处着手’到‘查实成案’的比例越来越高。”该室工作人员吴继宾说。

  今年8月,上海市启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但与北京不同的是,上海市一直不允许支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只能用于就医。

  《乘风破浪》初舞台,王心凌的《爱你》断层第一,仿佛一夜之间,消防版、防疫版、反诈版《爱你》铺天盖地而来,半个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都散发着甜蜜气息。

  七、任命汪斌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五庭副庭长,免去其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副庭长职务。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从境外引进野生动物物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所引进的野生动物,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未依法实施进境检疫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受杨金庆影响,他的儿子杨雪明也从事制香行业。年轻人带来了新活力,推动产业融合转型、设立熏香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前不久,杨雪明带领团队在第四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

李原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