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加强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 发挥侨台特点和优势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13 09:37:32

  东南网11月27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日前,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决议。

  决议指出,福建古厝古建筑数量众多,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审美标准,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延续八闽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

  决议要求,要充分利用古厝古建筑文化资源禀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服务文化强省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要坚持保用结合、以用促保,鼓励发展文化创意、展览陈列、观光研学、酒店民宿、影视演艺等多种业态,推进文旅融合,因地制宜地挖掘古厝古建筑利用的现实价值和可持续发展途径。在依法严格落实保护职责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古厝古建筑活化利用底线管理模式。

  要深入挖掘阐释古厝古建筑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及历史文化信息,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以富有八闽特色的古厝古建筑为载体,传承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等特色文化,打造海洋文化,打响"福"文化品牌,弘扬新时代福建精神,提升福建文化的影响力。

  要充分发挥我省侨台特点和优势,深化与海外、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依托涉侨涉台特色老宅、名人故居等古厝古建筑,加强探源研究、价值挖掘和宣传展示,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支持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参与我省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

  要加大省内院校古厝古建筑维护、修缮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深化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学术研究,一体推进古厝古建筑科研、管理、规划设计和修缮技术人才的培养管理。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工匠、艺人参加各类培训和人才评价。

  鼓励原住居民根据保护要求在原址居住,延续传承原有生产生活方式,从事当地特色产业的生产经营等相关活动。拓展古厝古建筑的价值普及和传播推广渠道,将古厝古建筑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纳入普法责任清单,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

  如果成功退保可能性高,双方“合作”会进入下个阶段:代理退保人会要求跟投保人签订“保险维权服务协议”或“代理维权服务协议”。

  #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23日02时46分在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北纬30.33度,东经94.91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若有震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欢迎戳这里反馈-->( @中国地震台网 )

  从历次LPR调整看,如果MLF利率下调,那么LPR必下调:2019年8月-2021年12月,1年期LPR降幅高于5年期LPR,主要原因在于贯彻房住不炒的理念,避免刺激房地产。2022年以来5年期LPR降幅高于或等于1年期LPR,主要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公司通过对黑产活动行为特征打标签,在投诉受理过程中能及时有效识别,能在第一时间做好证据留存。

  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近129万人受灾,房屋倒塌5.9万间,严重损坏的房屋14.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2.5万亩。共接报地质灾害369起,是多年平均数量的10.5倍。其中门头沟遭遇了有记录以来破坏程度最强、受灾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全区40个村需要重建。

  宋贵伦指出,中央社会工作部的组建是面对现实社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适应当前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来推动体制的改革,最终目标是提升社会建设的效能,或者说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更好转化为社会建设的效能。

张家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