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医学研究40年:成果世界认可 特色藏医药惠民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07 10:28:38

  中新网西宁6月6日电 题:青海高原医学研究40年:成果世界认可 特色藏医药惠民

  作者李隽

  中国拥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4大高原,其特殊的环境因素,会对人体产生复杂而多元的影响,尤其青藏高原是急慢性高原病的高发地区。

  相关研究显示,当人体进入高原环境时,会引发一系列的高原反应,这些反应会随着海拔的攀升而逐渐加剧,在极端的高海拔地区,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我省高原医学研究工作,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对外来铁路职工开展保健服务。1984年青海省高原科学医学研究所成立,这成为高原医学研究工作里程碑式的转折点。”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端智6日在高原医学研究工作媒体吹风会上说。

  青海省所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多民族居住的高原地区,具有低气压、低氧含量、寒冷干燥等得天独厚的高原环境,是高原医学如低氧习服、高海拔运动等的天然实验现场。

  这里拥有世居高原的多民族民众、大量的土生动物和特有植物,拥有中国第一个高海拔(海拔4600米)可可西里野外高原医学现场研究基地,这些都为高原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 资源。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院长杨爱荣介绍,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该省有力保障了青藏铁路建设,在五年时间内近14万名筑路大军在极高海拔作业,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

  据悉,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的带领下,原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建成了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省级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拥有世界最大的高、低压氧舱,填补了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科研领域的空白,构建起高原生存安全的科学体系。

  “我省中藏医药研究机构在中藏医药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建成13个藏医药专业数据库,特别是在抗缺氧药物的研发、生产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高原相关疾病防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杨爱荣说,开发的红景天、高山辣根菜、蔓菁等单味药和70味珍珠丸、25味珍珠丸等高原慢性病适用的藏药,更好服务高原民众。

  长期以来,青海省在涉及高原医学相关领域共申报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际领先9项,国际先进40项。高原医学的不断发展为维护高原居民健康、经济建设、高原旅游、高原体育训练等提供基础。

  “我们编写了《藏医常见病临床诊断指南》《藏医疾病分类与代码》等藏医药临床标准和规范,整理出版中国迄今规模最大的藏医药文献《藏医药大典》。”端智说,藏医药浴疗法和藏医放血疗法等6项特色诊疗方法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系统疾病、胃肠疾病及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治疗成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一是优化规则体例。为构造更加简明友好的规则体系,本次修订删除了债券交易的相关规定,同时整合了主板和科创板股票、基金、存托凭证等品种交易相关规则。

  如今,陈中银的合作社有20多户成员,蔬菜大棚有100多个,产品远销江西、湖南、广东等地。去年,在政府补助10万元后,陈中银自己又投资了60万元,在合作社里建了一个冷库。“有了冷库,合作社就可以扩大农业服务范围,从现在的蔬菜种植拓展到农业养殖,咱们退捕渔民的收入渠道也能更多。”陈中银说。

  在距离东海大桥几公里外的友道智途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了两台形如“赛车游戏机”的远程操控系统,这是智能重卡的最后一层“安全保障”,系统会实时监管行驶状况,如发生智能重卡无法自动解决的问题,操作员会通过远程操控系统接管车辆,保证行驶安全。张显宏介绍:“自2022年7月开启‘减员化’以来,我们已经累计超16000公里实现‘零接管’,其中主驾无人状态下已连续超过11000公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过人为接管的情况。”

  “这将直接导致紧张局势加剧和(冲突)升级。但同样,它不会改变事件的进程,”报道称,被问及美国准备向乌克兰提供远程火箭弹一事时,佩斯科夫回复记者称。

  在何高升的2023年计划表中,他将以自身为例,加强台青与大陆之间的联系,“我们这个行业需要销售,计划招聘台湾年轻人过来跑市场,以此走进大陆、了解大陆。”(完)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01/2370770665.png" alt="" />

张晓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