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条跨越沪苏浙皖的高铁环线开行 看似“画圈”实则“破圈”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16 04:11:47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题:首条跨越沪苏浙皖的高铁环线开行 看似“画圈”实则“破圈”

  作者 浦帆

  从上海出发,穿过江苏、安徽、浙江,最后回到上海最少需要多少时间?15日起,这个问题的答案变为8小时9分钟。

  当日上午10点27分,G8388次高铁列车从上海站始发,途经江苏、安徽、浙江,最终到达上海虹桥站。该列车全程停靠21座车站,将上海、南京、合肥、杭州这4座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串联,并将沪苏浙皖连成一个“圈”,单向行驶里程超1200公里,全程8小时9分钟,这是首条跨越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高铁线路。

  上海站客运车间党总支副书记汤杰表示,这条环线高铁还把一些较为偏远的城市与中心城市连接起来,让小城市与大城市间的联系更便捷、更紧密。“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旅客可按需‘分段乘坐’,方便沿途城市之间的直达。”

  其实,这并非长三角高铁的首个“圈”,在2020年12月合安高铁开通运营后,安徽就已开通运营了长三角地区首条省内环形高铁:列车始发站与终到站均为合肥南站,把沿线肥西、舒城、庐江、桐城、安庆、池州、铜陵、无为、巢湖等地串成一个省内流动的“小圈”。

  “这条小环线列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沿线居民出行时无需中途换车即可直达沿途城市的需求,使得该环线上城市间往来更加便利和密切,社会反响较好。”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高级工程师杨秀志说,“此后,我们开始谋划开行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

  值得一提的是,G8388次环线高铁共串联7条高铁线路,今年4月26日开通运营的池黄高铁,为这条高铁环线补上最后一块“拼图”。目前,长三角地区管内高铁营业里程超7200公里,共26条高铁线路,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市。

  看似在“画圈”,实则也是在“破圈”。在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看来,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之一。这条高铁大环线的开通是上海从一城一地实现突围,向西扩散超大城市功能辐射力和影响力的体现。

  何建华表示,环线会促进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给区域内带来经济效益。同时,环线也串联起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例如苏州的园林、杭州的西湖、安徽的黄山等,或许会成为区域内的“黄金旅游环”,促进长三角的文旅融合。

  近日,全国首个跨省域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启动编制。上海大都市圈再次扩充,从之前的“1+8”变为“1+13”,以上海为圆心,1.5小时交通距离为半径画圈,共涉及14个城市、11.4万平方公里和1.1亿人口,GDP总量达18.28万亿元人民币,以全国1.2%的面积贡献了全国14.5%的经济体量。

  显然,交通建设是都市圈扩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在近期举办的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沪苏浙皖首次联合推出了10项年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第一项便是“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内容包括长三角地区今年目标新增建成铁路里程660公里,杭温铁路、池黄高铁等建成通车,沪苏湖铁路力争通车,加快通苏嘉甬铁路、沪苏嘉城际、滁宁城际等建设。

  从上海到上海,G8388次这个“超级环线”究竟串起了什么?何建华认为,环线串起了“轨道上的长三角”新态势,串起了三省一市携手并进的决心和行动,也串起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美好前景。(完)

  “在小学四年级,我收到一份报纸,上面有这张照片。老师告诉我说照片已经被用作希望工程的宣传画了!”苏明娟说,“我也没想到,一张照片改变了我的命运。”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国富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 张连起

  这里是青岛大学的《民间美术》《传统纹样》等专业课的教室:立体“沉浸式”的教学空间,润物无声,触手可及的非遗之美,让中国特色融入学生的血脉;

  据央行统计,2022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中,以人民币实际收付的占比为18.1%,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虽然较2015年高点低了7.9个百分点,却为2016年以来新高。

  各地还持续强化科技赋能,让法律服务全时覆盖社区。

  跟班飞行的该院领导杨元智介绍:“作为‘三代机进院校’试点单位,今年学院首次承训教-10改装歼-11B飞行学员,我们积极探索新型飞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缩短学员成长成才周期。后续教学训练中,我们将大力推进战训耦合,设置融合实战元素的战场环境,加大空战机动、空战战术、对地攻击等课目训练力度,加快学员技战术能力培养,飞行学员毕业后直接分配到航空兵一线战斗部队,实现院校与部队无缝衔接。”

张智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