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将开展100个园区绿色低碳化改造试点

来源: 北青网
2024-06-05 19:19:15

  今年深圳将开展100个园区绿色低碳化改造试点,深圳将再次在绿色发展领域迈出坚实步伐。这是记者日前从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深圳‘碳’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消息。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

  绿色发展 深圳成绩

  已建立国内最完整的碳交易制度

  据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介绍,深圳已建立国内最完整的碳交易制度,制造业企业在纳入深圳碳市场的十个履约年度中,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48%。

  “今年将在全市开展100个园区绿色低碳化改造试点。”郭子平表示,近年来,深圳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广应用,并网容量已超44万千瓦,加快推动能源供给侧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运行等主要环节,全面推进能源消费侧节能降碳,截至2023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97.1万辆,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28家。“深圳还充分依托‘志愿者之城’优势,发挥公益组织影响力,带动全民参与绿色低碳行动。”

  深圳应对气候变化“碳”索的背后离不开创新。郭子平表示,深圳大力支持生态碳汇和负碳技术创新应用,在蓝碳 领域,制定《深圳市海洋碳汇核算指南》地方标准,截至2023年底完成红树林营造15.48公顷、修复已有红树林103公顷,并率先探索开展了全链条的红树林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同时,还积极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负碳工程技术

  “我们将打造‘深圳绿色发展会客厅’栏目,本月起至年底,每月推出不同主题的系列活动,深入讲述深圳绿色故事、绿色案例。”郭子平介绍,会客厅后续还将推出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数字能源等系列主题活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现推动绿色发展的深圳实践、深圳智慧。

  多维度“碳”索助力发展全面转型

  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产业的认定与识别。郭子平表示,《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指导目录》的出台,构建起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认定规则体系。一方面全面对接“20+8”产业集群体系,重点突出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三大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融入了车网互动、虚拟电厂、固态电池、建筑光储直柔系统等新兴技术与业态。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宏介绍,“2023年11月,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在全国率先推出六大绿电绿证服务产品。”谢宏表示,在绿电绿证交易撮合服务领域,今年1~4月,深圳绿电交易电量和交易用户数均创全省最高,绿电交易电量3.8亿千瓦时;还率先在全国推出“基于电费结算的绿证交易模式”,为企业提供更灵活便捷的绿证费用结算方式,实现“一张账单算清绿色用能”;并打造了“绿色电力国际会客厅”(绿电国际营业厅),定期发布绿色电力消费指数、绿电绿证服务产品和国内外绿色能源动态;此外,电碳信息管理平台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碳管理服务和数据支撑等。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一级调研员郭力军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于2023年11月26日正式上线,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实现企业产品碳足迹申请、核算、第三方核查、报告、认证、证书及标识发放、过程监督的一体化、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五个”统一,即核算标准统一、核算模型统一、数据库统一、认证实施规则统一、认证标识和证书统一。目前,欣旺达、华为技术、联想、华宝新能源等95家企业已通过平台获得231张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其中电池及储能行业22家企业获得58张认证证书。

  2023年9月6日,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根据最新湿地资源调查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市红树林面积296.18公顷,相比2012年净增长约120.48公顷,近十年来增长68.57%。

  ——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

  <strong>以渔养鱼,“老友”回故里</strong>

  在温岭市首届“最美新乡贤”评选中,颜玲富收获了“身处异国,心系故乡,同心抗疫挺身而出,参与慈善奉献爱心,颜玲富用实际行动彰显游子担当”的评语。但他表示,情系桑梓,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自己永远“在路上”。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乌鲁木齐2月8日电 (王小军 王建强 谢超)8日,记者从新疆库车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新疆库车市利用直升机播撒补种,对40万亩退化草原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和天然草原改良作业,加快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提高草地生产能力。

  武当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多年来,依托武当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湖北组织开展了玄天上帝神像赴台巡境、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鄂台(苗栗)青少年武当文化体验营等系列交流活动。

  海南有发展康养产业先天的自然禀赋优势,特别是在保亭、五指山、琼中等海南岛中部生态保护区,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为康养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海南省副省长谢京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介绍,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蓬勃兴起,保亭、五指山、琼中等中部地区发展康养产业迎来巨大机遇。在专家、院士们的大力推动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健康医学研究院”成立并落户保亭,全国首个“气候康养示范基地”去年也落户保亭。

骆文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