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名专家、企业家杭州共探民营企业加速“出海”新路径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24 12:38:29

  中新网杭州6月23日电 (王潇婧)“最初‘走出去’时,因为信息不对称,我们的最大挑战是客户在哪里。在信息越来越透明的当下,自身实力以及公平竞争成为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拥有20多年“出海”经验的浙江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飞如是说。

  6月22日,由浙江省工商联主办的“携手浙商行天下”走进杭州市钱塘(新)区企业出海产业对接活动举办,浙商代表、浙江省民营经济国际合 作商会会员企业代表、法国华人鞋业协会代表以及关心支持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相聚一堂,共探民营企业加速“出海”新路径。

  地处东南沿海,开放是浙江经济的金名片。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机遇,创新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高增长模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瓜经济”。新时期新境况下,浙江如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激活一池春水”,又如何全方位推进浙江对外开放水平提档升级?

  “浙江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正以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胸襟、开放的格局,统筹‘走出去’和‘引进来’两大方向,突出‘服务大局、带动地方、企业发展’三个导向,推进‘扩主体、谋布局、强支撑、优服务’四项工作,持续推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浙江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林建良介绍。

  他表示,要搭建更多服务企业“走出去”的信息、资源和平台,不断完善风险预警、金融保险、法律、安全、人才等一站式服务,形成全球多元化合作、协调的集成服务体系。

  “特别是在企业出海产业链上,要以‘建载体、搭平台、强融合’为方向,建设国际合作载体,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组织传统优势产业入驻境外经贸合作区、实现原产地多元化的同时,有序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林建良补充说。

  钱塘(新)区因开放而生,地处长三角大湾区的核心,拥有经开区、高新区、综保区、自贸区、跨境电商中试区等资源优势,是浙江对外开放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近年来,该区主动承接“携手浙商”促进开放提升试点项目,开展产业资源系列对接活动,成为落实“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服务民营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现场,介绍了钱塘(新)区产业情况及出海政策和钱塘(新)区民企出海一港一园情况。

  同时,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税务局、中信保浙江分公司相关人员就境外投资情况、出海审批政策、境外税收服务,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找准海外资源获取渠道等进行介绍,并针对汽车、服务软件等领域出海政策,生物医药行业海外售后服务等企业所需进行现场答疑。

  据悉,此次活动旨在更好地引导浙商“勇敢走出去、坚定走下去、成功走回来”,推动政企服务效能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实现“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开辟新空间、激发新动力。(完)

  这是房山洪灾中牺牲的第2名民间救援队队员。为表彰他们的英勇事迹,北京市人民政府评定在抢险救灾工作中牺牲的房山蓝天救援队刘建民、王宏春为烈士。

  拿气象导航数据来说,中国船队国际航行还需要依赖美日等国提供的数据,未来被“卡脖子”的风险较大。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日本在新加坡建立了信息共享中心,以反海盗名义谋求监控和控制马六甲海峡,此举对于航路安全具有潜在威胁。中国船舶交易和船舶服务缺乏数据标准和规范,数据不能很好地沉淀,也是另一个大问题。

  “除了救援船,包括车辆、绳索都很缺乏,我们队里有一辆很多年前的面包车,队员捐赠的,不敢开长途,怕坏到半路耽误救援。”张成林说,此次涿州救援是队员开私家车前往。“缺钱导致设备难以适应救援要求。”  

  金融机构为什么愿意低利率贷款给公职人员?据《中国新闻周刊》采访得知,由于公职人员工作和工资较稳定,对金融机构来说,属于比较优质的客户,所以对公职人员等特定群体会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程晓陶提到,根据城市级别、流域重要性等因素,国家对不同的江河有专业的防洪设计标准,地方不能随意提升。理论上,一个城市在规划时,重要的基础设施、居民区、工厂应尽可能避开易涝的高风险区。但在国内,土地资源紧张,“人和水争地不可避免”,导致一旦受淹,损失严重。

  这批官员成长于改革开放,经历了中国走向开放的全过程,对中国社会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胡晓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也因此,“70后”干部自身有极强的竞争意识。

蔡宜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