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耳聋基因筛查成为预防先天性听力障碍的重要手段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13 12:09:27

  中新网南宁3月2日电(蔡华海 龙博)“一方或家族有耳聋史的夫妻、已有聋儿且计划再育的夫妇、耳聋青年想降低后代耳聋风险、耳聋患者探究致聋病因、新生儿等人群都可 以进行耳聋基因筛查。耳聋基因筛查可以提前发现遗传性耳聋风险,为患者和家庭提供预防、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治疗的机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主任医师唐凤珠1日在南宁表示。

  3月3日是中国第25个爱耳日。该院于1日开展2024年“爱耳日”大型公益义诊活动,为2000个家庭免费进行耳聋基因筛查。

  “对于耳聋基因携带者,在结婚后可以通过耳聋基因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避免将耳聋基因传给下一代,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唐凤珠提醒,听力正常的普通人往往会潜伏着耳聋基因的携带者,个人没有耳聋的症状但血缘亲属有耳聋的患者,也需要进行耳聋基因筛查。

  耳聋基因检测分为三级预防,即孕前、孕期、新生儿。

  在新生儿中,耳聋基因筛查也非常有必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每年确诊新生聋儿约3.5万人。正常人群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约5%-6%。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的一项针对新生儿调查的显示,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该医院出生的6698例新生儿中,耳聋基因筛选阳性为119例,检出率为1.78%。

  在中国民间,素来有“十聋九哑”的说法,正是指听力障碍导致了语言障碍。“2岁以前是听力最佳干预期,其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治疗难度也会逐渐地增大。”唐凤珠表示,这是因为在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3岁以前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此后大脑可塑性则明显降低。

  “对于新生儿而言,如果孩子因为遗传基因突变而耳聋,但他的听神经和听力传递系统都是好的,就可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手术来帮助他恢复听力。”唐凤珠介绍,由于特定的基因突变或基因敏感性,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听力是正常的,但是头部受伤、噪音或感染、药物的使用等原因可能会让孩子的听力突然下降,甚至完全失聪。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后,就可以尽量避免这些情况,帮助延缓听力障碍的发生,并且及时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

  在未来,类似耳聋基因筛查的出生缺陷防治服务更加普惠可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提出2027年的目标:新生儿听力障碍3个月内诊断率、6个月内干预率均达到90%。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副主任医师陈睿春表示,一般的听力障碍并不需要人工耳蜗。“治疗先天性耳聋的方法取决于耳聋的严重程度。简单来说,如果耳聋不太严重(听力损失小于40分贝)需要定期检查。如果耳聋是中等到重度的(听力损失40到80分贝)才考虑戴助听器,如果耳聋非常严重(听力损失超过80分贝)才需要考虑做人工耳蜗。”(完)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进‘一网三联’与信用体系建设,在各村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使村民获得信用积分。另一方面,通过我们马桥镇的信用基金、马桥镇诚信商超联盟、马桥镇信用积分大集等形式,实现了信用积分的奖励,在全镇形成了人人讲信用,信用得实惠的良好局面。”马桥镇党委委员缪栋说道。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5%。工业经济为稳定宏观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省级两会上,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strong>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对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重点是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strong>

  17日,人民政协报微信公众号发文分析此轮省级政协人事变动的特征。文章称,此轮地方政协主要领导干部调整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特点,干部选任来源广泛加上异地交流增多,有利于提高政协班子的整体功能和决策水平,改善人民政协的政治生态,进一步激发中国式民主的生机与活力。(完)

  一只只憨态可掬的福兔,提着小灯笼坐在船头……30艘新春特别款兔子灯“福气船”亮相西湖。

许湖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