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海理事会荣誉主席蔡程瑛:厦门海洋生态治理为全球提供典范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06 08:51:56

  中新社马尼拉6月5日电 题:东亚海理事会荣誉主席蔡程 瑛:厦门海洋生态治理为全球提供典范

  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厦门海洋生态治理的成功实践,为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岸带及海洋生态保护范例。”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组织(PEMSEA)理事会荣誉主席蔡程瑛(Chua Thia-Eng)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组织是由全球环境基金(GEF)提供资金支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负责实施、总部设在菲律宾环境和自然资源部(DENR)的区域组织,专注于东亚和东南亚海岸带和海洋生态治理。该组织于1994年设立,最早被称作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与管理项目。

  1993年,蔡程瑛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委托,为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与管理项目寻找示范点。当时,他希望找到一座“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海岸城市”。考虑到菲律宾和中国福建省隔海相望的地理位置,蔡程瑛把目光投向中国的东南沿海城市——厦门。

  “那时,采砂、人工造田等活动对厦门海岸线的破坏很大,岸边的红树林遭到大量砍伐,海面上还漂浮着生活垃圾。”蔡程瑛回忆道,第一次到厦门实地考察,他就选定这座城市作为试点。“许多国家的沿海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遭遇过和厦门同样的问题。”蔡程瑛希望把厦门打造成“一个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管理的范例”,并在其他国家的沿海城市进行推广。

  1994年,厦门正式加入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与管理项目,开启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国际示范工作。今年是厦门加入该项目30周年,如今的厦门已焕然一新。

  2023年,再次到访厦门,蔡程瑛看到,红树林已在这座城市的海湾湿地筑起生态屏障,筼筜湖从“臭水沟”变身“绿色明珠”,老年人清晨在城市公园里练习太极,年轻人在滨海浪漫线上悠闲散步...整座城市展现出人与海洋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

  “厦门地方政府在这一转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蔡程瑛强调,只有地方政府真正意识到海岸带及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会将这项在当时“费力不讨好”的事业坚持到底。“最初我向厦门提出合作意向时,市政府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并在后续实施阶段给予全方位支持。”蔡程瑛也提到,在其参与的一些治理失败案例中,地方政府的消极态度是失败主因。

  除政府主导外,蔡程瑛总结的“厦门模式”内容还包括综合管理、因地制宜、科技支撑和民众参与,而该模式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他特别指出,综合管理是该模式的创新之处。“这种多个政府部门协调综合管理的方式,在海洋生态治理中颇具先例意义。这种方式到现在还行得通,并被很多国家借鉴。”蔡程瑛介绍,新加坡和越南岘港的海岸带治理就参照该模式,并取得一定成功。

  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蔡程瑛也看好中国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前景。他认为,厦门在过去三十年积累的海岸带和海洋生态治理的经验、技术和人才正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迫切需要的。“厦门的成功故事不仅是一次海岸带及海洋生态治理的胜利,也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向。”蔡程瑛说。(完)

  采用先进的“农业种植+工业化生产+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的四位一体综合模式,以种植和销售空中草莓为主,配套亲子采摘体验,促进城乡之间生态经济的正向循环,带动兰陵农业的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山东绿沃川智慧农业经理李相芹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杭州1月10日电 (李隽祁妙)“我们借助浙江省农博会宣传推介‘神奇柴达木’海西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神奇柴达木’优品,有利于拓展农畜产品国内销售市场,有利于促进海西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有利于巩固拓展浙江对口支援海西成果、深化两地交流发展。”10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副州长鲁旦主在发言时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0日电(韦香惠)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第四集《永远在路上》于10日晚开播,进一步披露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荣坤案,安徽省泗县拆迁事务六所腐败窝案,山西省地方金融领域腐败专案的审查调查情况。

  据大连市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介绍,近年来,大连市持续深化与中央企业在石化、装备制造、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国家电投、中广核投资建设的红沿河核电站项目6台机组已全面投产,中国船舶投资建设的大船集团易地升级改造项目正式签约并启动搬迁,中国石油投资建设的大石化搬迁改造项目协议正式签署,将在西中岛新建10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打造精细化工产业园,预计新增产值1500亿元。

  平安是发展之基。会议要求,要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为牵引,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第四个理由则是<strong>股票回购或将放缓,</strong>过去数十年,美国企业的大量分红和回购构成美股持续性上涨的基础。去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自2023年1月1日起将对股票回购加征1%的税。此举或将令美国上市企业创纪录的股票回购进入尾声,而回购放缓将给美股反弹带来新的阻碍。

夏淑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