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购金”热升温 金价或继续维持高位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01 03:21:03

  2024年开年以来,国际金价持续处于高位。在分析人士看来,近期“购金”潮再起,一方面是由于节日因素;另一方面,其他投资市场的行情波动使得投资者倾向于选择黄金等避险资产,预计后续黄金价格将有望继续保持高位。

  黄金市场持续升温

  龙年生肖金受消费者青睐

  “今年节前结婚的人多,春节期间又逢情人节,所以不少消费者来购货提前准备。”戴崇业表示,该商场黄金柜台开年以来卖出了不少首饰金和金条大单,为了更好迎接春节、情人节、“三八”妇女节等消费节点,商场已开始加大优惠促销力度,推出了如“黄金首饰每克直减50元”等活动,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这个足金储金豆金猪罐我们卖得很好,现在年轻人流行攒小克数的金豆,这一个金猪罐里就可以放上百颗金豆。”东百商场的工作人员介绍道,此外,农历龙年即将到来,生肖龙金饰的销售也十分火爆。

  “有的年轻人会把金豆当作零花钱来储蓄,积少成多。”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攒金豆受年轻人青睐,是因为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同时小克数的金豆降低了黄金购买门槛,商家们也借势拓宽了销售渠道、丰富了销售场景。

  国信证券指出,过去几年黄金珠宝行业走势,受益于岁末年初购金需求,农历春节前后整体黄金珠宝板块均出现一定程度上涨。而2024年春节假期时间拉长,且相对去年时间较晚,因此消费者购金周期有望再度拉长。

  除了商场柜台销售外,记者注意到,多家商业银行也纷纷发力黄金业务,推出龙年金条、金币、金章等贵金属产品。由于黄金具有长期收益优异的特点,在投资组合中加入黄金也成为了不少理财产品的新选择。

  金价有望持续保持高位

  专家建议警惕价格大幅波动

  黄金是2023年投资领域表现最为亮眼的资产之一。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全年全球黄金总需求升至4899吨,创下历年新纪录。2023年平均金价达到每盎司1940.54美元,较上年上涨8%。

  “近期国际金价在2030美元/盎司附近徘徊,国内金价在480元/克附近盘整。”对于近期黄金消费投资升温的原因,广东省黄金协会副会长兼首席分析师朱志刚分析表示,目前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表现出逐步降息意向,对黄金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加之央行持续提升黄金储备规模,也提振了市场购金热情。

  2023年以来,全球购金需求持续旺盛,各国央行积极增配黄金储备迹象明显。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黄金储备为7219万盎司,较去年12月的7187万盎司增加32万盎司,我国央行已连续15个月增持黄金。

  不少近期披露上年业绩预告的A股黄金股业绩普遍预增。山东黄金近日披露,预计 2023年实现利润总额31亿元至38亿元,同比增长54.51%到89.4%;中金黄金也公告称,预计2023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31.01%到57.21%。

  2024年,金价是否还能持续保持高位?据瑞银集团预测,2024年黄金价格将达到2200美元/盎司。银河证券指出,美联储降息短期落空但中期更为明确,从2024年全年维度来看,美联储将打开降息周期更为明确,在多次降息引导下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持续下行将支撑黄金价格的上涨。

  朱志刚预计,2024年黄金价格有望继续走高。他同时建议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金价高位徘徊,尤其是在春节长假期间可能会风险加大,或会出现暴涨暴跌现象。为了谨防冲高回落,建议控制好自己的仓位,不要盲目追涨杀跌,应该根据实际行情,采取小量分批买入的投资策略。”

  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方面,福建在节后开工第一天就召开了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会议称,稳预期、强信心,关键是稳住民营企业的预期,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安徽要求建立民营企业诉求建议直达机制,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除此之外,安徽还特别要求各级官员牢固树立“换位思考”的理念,做到真心真情一以贯之。真心才会暖心,信任也会带来信心。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对比发现,与前两年的开年首月受罚情况相比,2023年1月支付领域的罚单数量与罚没金额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其中,2022年1月,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8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接近2600万元;2021年1月,央行公布的支付罚单数量为9张,合计罚没金额为7409万元。

  <strong>委托代办居民身份证。</strong>境外中国公民因新冠疫情未能及时办理身份证期满换证的,可以委托国内近亲属向其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或者户政办证大厅代为提出换证申请,公安机关核实受托人身份信息,线上审核证明材料,按照有关规定受理、签发、制作和发放证件。

  市场供需两端稳步回升,经济恢复基础强化。1月份,市场需求快速释放,新订单指数为50.9%,较上月上升7个百分点,升幅明显。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9%,较上月上升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5%,较上月上升5.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11个百分点,达到55.6%的高位,显示消费品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市场需求回升较为突出,并带动了两大行业的生产活动稳定回升。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1/51/1473385594280335387.jpg" alt="" /></a>

  <strong>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strong>

李四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