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献血,这些小知识你知道吗?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19 11:34:28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在科学技术尚不能人工合成和 大规模体外培养血液的情况下,献血是为临床医疗机构提供血液或其成分的唯一来源。而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病救命的重要手段。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如实填写健康征询,是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如果掺杂经济利益,某些献血者为了成功献血而隐瞒实际情况,会给受血者带来输血风险,同时也失去了输血治疗的意义。

  每献200毫升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最多可拯救3个人的生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捐献血液,救助生命,是献血最直接最简单的初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定期、适量献血还能刺激新血细胞生成,增强人体造血活力,改善供血供氧,降低疾病风险,甚至减少癌症发病率。增强造血活力,有助于血液新陈代谢,并增强身体免疫力。

  健康成年人献血后骨髓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各组织间液体成分会立即进入血管,1-2小时便可补上失去的血容量;血浆蛋白大约在1-2天内即可补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7-10天即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献血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捐献全血和捐献成分血。捐献全血是指捐献血液的全部成分。捐献成分血是指有选择性地采集血液中某一种成分,所捐献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红细胞、粒细胞或外周造血干细胞。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一年24次。也就是说,如果一位献血者捐献的全都是单采血小板,那么一年最多可以献血24次。

  这两天,杭州人朋友圈讨论最热烈的,是时隔11年重启的烟花秀。

  在此次行程中,营员们还将到国际级别的滑雪场体验滑雪,乘坐东北特色的交通工具马拉爬犁、吃东北特色的“铁锅炖”等,了解大陆经济社会发展。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四五点钟的太阳还未苏醒,牧民苏道和妻子萨仁便开始忙碌。蒙古包里的火炉上煨着热乎的奶茶,萨仁开始准备面片儿;苏道给心爱的蒙古马“巴特尔”喂足草料,今天它要陪着苏道去巡边。

  备战2026年冬奥新周期

  王宏和同事抓获过很多嫌疑人,有时也会面临巨大危险。一名练过泰拳的犯罪嫌疑人曾致5人受伤,但监控只拍到了不清晰的衣着特征。王宏在路面巡逻时,发现人群中有一人和嫌疑人衣着相似,随后和一名同事合力将其控制住。

  诚然,跨界潮中“沾光必火”“沾光必涨”一次又一次得到应验。不容忽视的是,全球光伏需求前景一片大好,但产业链之争暗流涌动,从竞争激烈、老玩家云集的光伏赛道脱颖而出并非易事。目前,光伏制造端全产业链产能过剩的苗头已有显现,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跨界企业的投资风险会骤然放大。

邓静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