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人文交流蓬勃开展

来源: 安徽网
2024-06-13 04:10:45

  今年1月3日,旅俄大熊猫“丁丁”诞下的幼崽正式取名“喀秋莎”,这一名字源自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据统计,超过38万俄罗斯民众参与了这次熊猫幼崽选名的投票。“这是我们收获的俄中友谊果实。”莫斯科动物园园长阿库洛娃欣喜地说,我们愿继续同中方加强人文交流,为新时代两国关系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过去一年,中俄两国人文交流持续扩大,两国留学人数快速增长。据俄罗斯政府统计,截至去年12月,有超过4.4万名中国留学生在俄罗斯高校学习,超过1.2万名俄罗斯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4月,中国中小学、高校约有12万人学习俄语,俄罗斯学习中文的中小学生超过9.1万人,大学生超过2.2万人。“研究中国文化的需求正逐年增加。”俄罗斯欧亚国家语言中心项目经理茹拉夫廖娃说,报名学习中文的俄罗斯学生呈年轻化趋势,“以前学中文的基本是大学生,如今更多俄中小学生开始学习中文。”

  中俄在旅游领域合作也不断升温。去年,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政策恢复实施。据俄罗斯政府统计,2023年,中国赴俄游客数量在俄旅游客源国中排名第一。俄罗斯文化部副部长马尼洛娃表示,俄中文旅交流合作是拉近两国人民心灵、深化俄中世代友好的重要方式之一。俄方欢迎更多中国朋友来俄旅游,共同夯实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

  去年,中俄体育交流年圆满收官,两国体育合作亮点频现。第九届中俄青少年运动会、莫斯科第三届“孔子杯”中国体育和文化艺术项目大赛、首届“中俄杯”棒球赛、“中国大使杯围棋赛—2023”……一年来,双方举办各类活动400多项。俄罗斯体育部部长马特钦表示,俄中体育交流丰富多彩,取得丰硕成果,有力深化两国人民传统友谊。新的一年,相信俄中文化体育合作将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中俄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同样硕果累累。莫斯科大剧院、马林斯基剧院等在华演出一票难求;第十三届中俄文化大集精彩纷呈;“中国文化节”在俄广受欢迎……俄罗斯文化部部长柳比莫娃表示,俄方对今年双方诸多文化活动充满期待 ,相信这些活动将持续加深两国人民友谊。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开启之年。双方将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举办各项活动,扩大在优秀演出和展览团组巡演、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联合考古、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升文化交流的水平和规模,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俄罗斯联邦文化部2024—2027年合作计划》,继续互办文化节、支持举办中俄文化大集和中俄图书馆论坛,进一步加强地方和青年文化交流。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表示,中俄文化年的举办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让中俄友好扎根人民心间,代代薪火相传。

  (本报莫斯科1月30日电)

  本报记者 肖新新

  新的一年来了,相信在明天的中国,大家能够皆得所愿!(新华网记者 王子晖)

  此外,月球熔岩管在月球上的长期存在也证明了其结构足够稳定,可以承受月震的影响,和在月球表面建造基地相比,月球熔岩管具有明显优势。

  前推、侧移、微调、锁扣、定位……在天津港第二集装箱公司智控中心,远程控制司机冯旭紧盯着屏幕上的超高清视频,熟练地控制着操纵杆,仅用75秒就为1公里外的货车完成了集装箱装卸。

  还记得半个月前全网断货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吗?这两天,商家开始甩卖出货了。“亏本处理,求求大家快收了吧,现货秒发!”“我不要了,烂大街了,现在看到这个东西就头疼!”从去年12月初的60多元一盒,最高炒到挂价8000多元一盒,一支小小的抗原检测试剂在2022年末坐了回过山车。(1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

  元旦假期,各大景区逐渐热闹起来。在位于上海主城区的七宝古镇,假期前两天的客流达到3.7万人。不少游客来到七宝老街,购买传统小吃和置办年货。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假期前两天,预计接待游客达5.2万人。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官方App显示的热门项目排队等候时间,均在40—60分钟,已接近暑期客流高峰时的水平。

  元旦假期,电影院里人潮涌动。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月2日17时,元旦档电影票房(含预售)累计达5.25亿元。其中,票房前三位依次是《阿凡达:水之道》(简称《阿凡达2》)《想见你》《绝望主夫》,对应票房分别为2.67亿元、1.18亿元、1.13亿元。除票房提振外,国内众多影院借助元旦档加快复工,目前在营业的影院数量已创下近10个月新高。

李淑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