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扇子的基因密码》杭州发布 记载宋韵之扇文化

来源: 慧聪网
2024-06-09 17:13:23

  中新网杭州6月7日电 (张斌)6月7日,在浙江杭州开幕的2024年王星记扇艺文化节上,宋韵杭扇研究丛书之《一把扇子的基因密码》举行了新书发布仪式。

  《一把扇子的基因密码》由“中华老字号”王星记历时2年的挖掘、整合,由历史文化作家陈华胜所著,杭州出版社出版。

  书中将扇子的缘起和发展、扇子的文化内涵、扇子与宋韵文化的关系、宋韵之扇文化对后世的影响等一一梳理,娓娓道来。该书旁征博引,言之有据,图文并茂,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扇文化,更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精致和博大。

  非遗专家杨建新为该书作序称:“浙江既是中国扇文化登峰造极的孕育之地,也是中国扇文化的风行之处,值得也需要我们很好地去发掘梳理,解析其文化基因,而为今天所用。”

  据了解,“杭州雅扇”自古闻名,是浙江杭州最具地域特色的工艺品之一。南宋时期,制作杭扇的工场集中,得宋高宗赐名为“扇子巷”。王星记则于清光绪元年(1875)在此肇启,坚守“精工出细活、料好夺天工”的祖训,坚持纯天然材料、纯手工制作,所产扇品以“选料考究、技艺精湛、造型典雅、品位高档”冠于同行,成为“杭州雅扇”的代表。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王星记积累了独特的制扇秘笈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制扇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首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完)

  “我们现在的工作就像在‘冻豆腐’里打桩。”根曲杰称说,高寒、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土壤反复冻融,形成“冻豆腐”一样的脆弱结构。建设者需要在半米深的冻土层打下53万根光伏基础桩,无论是工程量还是施工难度都绝无仅有。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春节是“年味”,亲朋好友的热情相拥,是烟火齐放的辞旧迎新,是厨房氤氲的烟火气,但对于坚守岗位的“守护人”来说,春节的“年味”是奉献与担当、爱与付出。例如:夜晚冷清的街道上,环卫工人肩扛扫帚、手拿铁锹,仔细清扫每一个角落,只为太阳东升时那一抹整洁的街道;马路中央,执勤民警一丝不苟地指挥着交通,给我们一个井然有序的出行路况;为守护铁路运输安全、保障广大旅客归途平安,铁路检修工人,利用“天窗”进行施工和维修作业,默默守护着铁路的安全畅通……“心归处,是吾乡”,尽管归心似箭,但“守护人”更懂得团圆的意义所在。他们用“舍”与“守”,日夜坚守在岗位上,成就着万家团圆。正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才使得十四亿中国人的春节更加祥和喜庆,显得更加温暖。

  公报说,一辆载有31人的大巴26日午夜在距东部城市乌姆哈杰尔约35公里处撞上一辆因故障停在路上的载货卡车,造成18人当场死亡、2人送医不治,另有7名伤者在医院接受治疗。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8/1337154859.png" alt="拉美多国人士:愿推动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

  此外,得益于“澳车北上”宽松的申请条件,入粤创业流、就业流持续增多,在新年换工季、实习季之际,越来越多澳门居民,尤其青年居民得以“低门槛”驾车“北上”寻找工作投资机会,推动通关车辆进一步增长。

  凤阳邑村是位于千年茶马古道的一个传统白族村落,日前,记者顺着村口的小道一直往里走,平坦的水泥路渐渐变成了古旧的石阶,两侧的土库房高低错落分布,耳旁时不时传来几声鸟鸣,藤条爬在土黄色的墙面。

夏淑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