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豫西深山野果变身致富“金果”

来源: 华商网
2024-06-23 01:42:01

  中新网郑州12月9日电 (记者 韩章云)冬意正盛,正是金珠沙梨上市热销的时节。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中远有机农业研究所金珠沙梨种植基地,果农正忙着将一箱箱金珠沙梨搬运进车间。经过一体化作业加工,一颗颗金珠沙梨变成了开袋即食的鲜榨果汁,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味蕾感受。

  金珠沙梨,外形椭圆饱满,通体金黄,咬一口,肉质酥脆细腻,汁液丰富,味道酸甜浓郁。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已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金珠沙梨,在30多年前还是藏在豫西深山人未知的野生沙梨。

  “金珠沙梨原本是豫西大山里的野生沙梨,吃起来酸如梅,涩如生柿,只能入药,个头也只有葡萄粒那么大。”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金珠果协会会长李应贤介绍,在科研专家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他和团队从豫西深山中,用3年的时间收集到100多种野生沙梨标本,进行反复嫁接、对照、检验、实验、储藏,然后拿到市场上进行试销,历经14年,最终在1998年选定一个沙梨的新品种,定名为金珠沙梨。

  经过选育改良的金珠沙梨,果肉酥脆多汁、酸甜适口,果实增大了3倍-5倍,具备市场流通价值。但是,对于21世纪初的市场而言,金珠沙梨还是新品种,市场认知度不高,曾一度滞销。

  如何将金珠沙梨更高效地转化为商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成了摆在李应贤和种植户面前的一道难题。

  中远有机农业研究所的研发人员得知此情况后,迅速与李应贤进行对接。“那么好的沙梨,烂了扔掉特别可惜,我们有水果深加工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以及独特的销售模式,可以将沙梨加工成袋装鲜沙梨汁销售。”该研究所有关负责人说。

  为了让消费者品尝到金珠沙梨最纯真的味道,从洛阳运送到郑州惠济区的金珠沙梨,通过产品众筹的模式进行销售。

  经过多年发展,金珠沙梨的市场接受度越来越广,先后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A级绿色食品”,甚至出口至哈萨克斯坦、越南等地,广受海外市场欢迎。

  而在洛阳当地,金珠沙梨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洛宁县马店镇镇长赵雯雪介绍,目前仅该镇金珠沙梨种植面积就有1.5万亩, 盛果期,每亩的产量可达6000斤,平均每户农户每年依靠金珠沙梨能增收2万元。

  从深山野果到果园新贵,再到深加工梨产品,金珠沙梨实现了华丽的蜕变,也带动了一条产业链,让果农品味到丰收的甜蜜。(完)

  成都东郊记忆西门入口处,一只诺大的充气萌兔造型“蹲坐”在景区门口,可爱的形状配上花花绿绿的斑点,吸引了不少小朋友驻足留影。记者现场看到,从景区门口到景区内的中央大道以及其他参观区域,游客络绎不绝。

  在距离多伦多约130公里车程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岸边的灯光切换成大红色,将瀑布的水流映红。是夜的大瀑布,与当地街边正在举行的冬季灯光秀相得益彰,吸引了前来观赏夜景的不同族裔游客驻足留影。

  民航发送旅客91.9万人次,环比增长21.5%,比2019年同期下降42.1%,比2022年同期增长201.4%。

  在成都高新区SKP,这个营业不久的商圈在今年春节期间成为市民消费的全新目的地。“我们来自长沙,过去逛过成都市中心的商圈,今天专门到这里来看看。”来自长沙的张先生带着妻子和孩子前来成都旅游,今天准备买点年货。

  演皮影、做草编、揉花馍……春节期间,在西安市昆明池·七夕公园举办的非遗集市和非遗展演活动上,丰富的非遗技艺吸引了游客驻足观看、动手体验。

  “很多年轻人在网上购买山楂、去核器、竹签,手工自制成为年轻人聚会的一种时尚。”辛爱青说,在他的网店,每天有数百个购买自制冰糖葫芦材料及工具的订单。

谢伊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