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学者聚焦浙江义乌:促全球商圈共建“一带一路”

来源: 快科技
2024-06-15 21:20:32

  中新网义乌12月8日电 (记者 张斌)8日,第三届中国(义乌)“一带一路”城市国际论坛2023在浙江义乌正式开幕。来自12个国家的40余位海内外政商学界人士出席论坛,共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的成就及未来展望,围绕义乌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展开讨论。

  “‘一带一路’为全世界合作与发展开辟新的机遇。”论坛期间,斯洛文尼亚前总统、世界领袖联盟主席达尼洛·图尔克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建“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重要的变革影响。他认为,要实现更 强大的合作,必须更加基于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良好原则,充分考虑借鉴商业界的经验。

  在此方面,义乌有着鲜明特色。当地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市场汇集26个大类、210多万种商品,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等平台还引进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种境外商品。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超过56万人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

  论坛期间,中外与会者先后前往义乌铁路口岸、后宅街道李祖村、义乌国际商贸城等地进行参观考察。

  参与走访的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对中新网记者说,义乌的中外商人把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带到非洲,也将非洲的高质量、高价值商品带到中国,他对此十分满意,这体现了中外合作特别是南非和中国合作的双赢之处。他认为,中国与南非在内的贸易伙伴要不断扩大贸易交流,充分运用贸易协作,通过电商平台及共建物流中心等推动更加无缝的贸易流动,增加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人际交往,同时增强物流的有效性,惠及商界人士。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建议义乌不断放大市场能级、国际贸易能级、产业能级、城市能级、开放能级、改革能级、文化能级,以此提升商圈能级。要依托外商云集优势,融通中国和世界,使义乌成为“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的重要窗口。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前副议长、原交通部部长,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主席翁诗杰亦认为,义乌的企业家尤其要认识到市场需求的演变,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及全球南方的合作,这将为义乌打造全球商圈提供利好,并将其推到新的高度。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新平台。”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王超在致辞时表示,愿同包括浙江义乌在内的各省市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

  “义乌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桥头堡和新起点。从义乌看未来,我们相信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必将越开越大,世界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致辞中说。

  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王健在致辞中说,十年来,义乌不断放大市场“买卖全球、货通天下、接轨国际”的独特优势,大力推进“义新欧”等开放大通道建设,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当地将进一步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商品、技术、标准、企业和商贸人才等“走出去”和“引进来”。

  此次论坛还举行主旨演讲,并围绕“展望‘一带一路’的下一个十年”主题开展了战略对话,聚焦“国际贸易支点城市合作的新突破”“‘一带一路’与国际贸易的新篇章”“构筑国际枢纽,共建‘一带一路’”举行了三场平行论坛,为共建“一带一路”搭建多边交流合作、促进交流往来的平台,推动各方共话合作新机遇,共谋发展新未来。(完)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稳定锚。中国仍是跨国投资的‘乐土’和‘高地’。”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CDF年会上强调。

  对CEIAS的这项民调,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认为“采样小,81%的‘厌华’结果并不能代表韩国人如何看中国的真实情况”。但他也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韩国国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嫌中”情绪近些年确实越来越严重。

  2021年3月,北方多地遭遇沙尘暴的侵袭,当年3月16日,中央气象台对其定性为,“此次过程达到强沙尘暴强度,为近10年来我国出现的最强沙尘天气过程”。根据生态环境部消息,那场沙尘暴中,北京市PM10浓度在短时间迅速上涨,1小时内涨了4倍,达到6450微克/立方米;城六区的PM10浓度更是达到8108微克/立方米。

  过去40年,中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频率呈缓慢下降大趋势。然而,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数据,2018年至2022年期间,北方平均的沙尘天气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都多于2013年至2017年的平均数。

  相比内陆地区,广东省群众依然保持相对旺盛的生育意愿。2022年,广东省出生105.2万人,出生率8.30‰。广东连续三年成为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连续五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显示广东省人口“基本盘”依然稳固。

  乌拉圭《国家报》发文称:“政府认为与中国的自贸谈判进展缓慢,布斯蒂略希望访华加速这一进程。”文章提到,布斯蒂略正前往中国启动与中国自贸协定的对话,并与中国协商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事宜。文章透露,2022年中乌两国宣布完成自由贸易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后,乌方进行了大量工作,但对话进展得比乌方预期要慢,布斯蒂略对即将在中国开展的各种会谈抱有“良好的期待”。

王吉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