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陕西多举措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23 09:50:47

  中新网西安12月22日电(石芙蓉 张远)“陕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16余万亩,为全面完成到2035年把337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任务,我们每年还需建设2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22日表示。

  今年以来,陕西农业农村系统把粮食安全作为守底线任务,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探索夺取粮食丰收的新路径,完善粮食产能提升方案,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化五良协 同融合,有力有效提高单产水平。

  孙矿玲表示,在夯实地力基础建“良田”方面,陕西按照“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要求,与自然资源系统对接,再造“双十条”落地流程,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以上,建管并重经营好高标准农田。

  陕西在加快种业创新育“良种”方面,坚持自我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发挥杨凌种业创新平台作用,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区域重点培育3个至5个高产优质、耐密抗逆、节水宜机收新品种,配套建设集中连片的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良种繁育基地,提高高产良种保供能力。

  此外,陕西还在强化技术集成方面推“良法”,在加强研发引进方面增加“良机”。持续推广小麦“3335”宽幅沟播、玉米“5335”增密度、马铃薯起垄栽培、水稻集中育秧高产集成技术,配套实施“一喷三防”、配方施肥、深松深翻、“一喷多促”等措施。聚焦提升单产需要,以培育区域农机服务中心为抓手,深入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最后,在完善政策支持配套方面,陕西严格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扎实推进党政同责落地落细;用好管好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创新金融保险服务产品,助力单产提升集成技术全面推广落地。(完)

  这两年乡村治愈剧很流行,比如韩剧2022年就拍了多部乡村剧。《偶然的田园日记》讲述乡村兽医和乡村女民警的浪漫故事,在美丽的乡村风景中互相治愈、成长;《我们的蓝调》讲述小渔村里一群中年男女的爱情故事,鱼铺子的女老板、走街串巷的小摊贩主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故事烟火味十足又带有浪漫色彩。可以看出,乡村治愈剧还有很多人物、故事可以挖掘。国产田园治愈剧该怎么拍,《去有风的地方》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既不脱离返乡创业、乡村振兴的现实根基,又能通过形形色色归隐田园的都市人、鲜活有趣的小镇居民群像,勾连起乡村与都市的关系、城乡的碰撞与融合,形成多重看点。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日前消息,根据工作安排,经组织推荐、资格审查、通讯推选、专家终评,共遴选出2022年“最美大学生”候选人10名,东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张雨霏入围候选名单。在那届赛事中,她一人斩获4枚奖牌。

  曲曲折折的成长,让我不停地问自己: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该怎样做得更好?我把自己定位为“五花肉”——五花肉要小火慢炖,一点一滴接受各种调料的“洗礼”,才能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

  对校级科研机构进行“优化”可以有,但还应做好“活化”工作。一则,高校需从源头上做好把关审核工作,加强管理,必要时可以适当增加投入,确保校级科研机构有“源头活水”。二则,校级科研机构的设立要多些长远眼光,要聚集多方资源、集中科研力量,突破传统学科学院等的束缚,避免人力、物力和科研资源的隐性浪费。三则,在“淘汰后进”的基础上,要注重“挖掘先进”,对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中有潜力的校级科研机构要做好帮助扶持工作。四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部分科研机构可以尝试以“整合”代替淘汰,探索将科研机构合并或并入其他科研机构,让其继续发挥作用。

小寒来临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3942665501.png" alt="RCEP对印尼生效 中国与印尼经贸合作迎新机遇" />

陈慧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