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车驶上低碳快车道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25 05:52:11

  围绕电动化与智能化, 湖北汽车产业正加速驶入绿色、低碳快车道。

  新旧动能转换

  打开手机APP“召唤”,无人驾驶汽车前来“接驾”,可以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发,沿高速公路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在武汉,已有300多辆无人自动驾驶车辆穿梭于大街小巷,投入运营使用。

  在众多产业中,武汉经开区与汽车产业的关联无疑最为密切。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年产整车近百万辆,工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占全市的五分之一,实现了从“一辆车”到“中国车谷”的转变。

  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过程,也是湖北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萌芽到繁盛的缩影。近年来,湖北汽车产业已打造形成了以“一谷”(中国车谷)为核心,“一廊”(汉孝随襄十汽车走廊)为支撑和“多点”(宜荆黄黄)协同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成为我国重要的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特种车辆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

  按照规划,到2025年,“武襄十随”汽车集群产值将跨越万亿元台阶,力争成为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从传统汽车到智能网联汽车,这不仅是能源转换的过程,也是新兴科技的崛起,攸关新旧动能转换的成败。

  怎么转?武汉经开区也极具代表性。

  “聪明的车”必须配合上“智慧的路”。自2019年武汉经开区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揭牌后,这里便成为我国中部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经过几年的建设,该测试示范区已建成“开放+封闭+仿真”三位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体系,测试道路总里程达1845.91公里,覆盖区域约1100平方公里,触达人口超400万人。

  在武汉经开区,除了这条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道路,还有一条东风大道。在这里,1200多家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沿线排开,串联成了一条完整覆盖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连廊,东风大道成为“千亿大道”。而在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

  “1991年,为承接中法合资30万辆轿车项目的落户,武汉经开区破土动工。自此,这里便成为武汉工业经济的顶梁柱。”武汉经开区经信局副局长曾超说,经过32年的发展,武汉经开区已初步形成以汽车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电器、数字经济等为核心的“3335”现代产业体系。

  “在奔跑中调整呼吸,在超车中变换赛道。”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介绍,为迎接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武汉经开区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引进培育新能源整车企业、发展动力电池与氢能、完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配套、推动无人驾驶商业化,建设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打造智能汽车软件和车规级芯片产业高地,实现汽车产业“增量转型”。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武汉经开区“招大引强”,包括岚图、路特斯、猛士科技等在内的“新实力”“新势力”车企加速集聚,东风本田全球首个新能源标杆工厂正在加紧建设,未来2年到3年,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突破50%。

  补链延链强链

  一花独放不是春。当前,围绕传统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襄阳、十堰、随州等地大力发展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重点的新一代汽车产业。

  在东风纳米焊装车间,机械臂灵活移动,精准焊接车身外壳,工人在一旁通过数字化设施监控每辆车的生产环节。东风纳米工作人员介绍,预计到年底,纳米01车型1小时能生产30辆车。

  作为襄阳引进的首个新能源乘用车整车项目,东风纳米已与襄阳轴承、新火炬等多家零部件供应商达成合作,襄阳高新区借助“东风”,已与东实股份、十堰林泓等S31新能源乘用车供应商签订项目进区协议。

  襄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军说,将着眼补链延链强链,招引新能源乘用车头部车企、新能源汽车上下游配套产业,以“龙头+配套”的全产业链发展路径,提升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

  十堰市是东风汽车公司的摇篮,拥有全国领先的商用车生产优势,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

  “目前,东风商用车已经实现新能源纯电、氢能、混动3条技术线路的生态圈布局。”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谋志说,东风商用车聚焦环卫、钢厂、矿山、港口、城建渣土、水泥搅拌、园区物流等“6+1”典型场景和客户需求,构建纯电、氢燃料以及智能生态要素,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和共享化“五化”技术成果的研究与应用。

  “换道”是方向,“领跑”是目标。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说,十堰正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定位,打造全国汽车产业转型示范区、全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年产值突破2500亿元,努力实现汽车工业质量和规模的快速超车。

  “我们正与国内企业合作推出无人驾驶清扫车,目前已进入样车验证阶段。”程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文涛说,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业务板块异军突起,眼下正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力度。仅在新能源环卫车赛道,程力新能源汽车今年产值预计可突破1亿元。

  核心技术攻关

  东风公司是湖北省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今年4月,东风宣布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2024年实现集团旗下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100%电动化;2025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与合资品牌的销量比例将达到1∶1。

  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表示,为了达成上述目标,东风汽车集团未来3年将投放18款新能源乘用车产品、22款新能源商用车车型,并投入500亿元用来发展新能源事业。

  实际上,2020年,东风公司就发布了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截至目前,这个成立仅3年的新能源车企已推出了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和岚图追光3款车型,覆盖了从SUV到MPV再到轿车的全品类产品体系,产品远销挪威等欧洲国家。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传统汽车产业转型早已不是一道单独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去年年初,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湖北省汽车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当地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做了梳理,并总结了四方面的问题,包括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不足、产业链短板问题突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滞后。

  针对这些问题,除了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力,湖北也正在一一破题。围绕5G、无人驾驶、车路协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该省大力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多元场景综合应用,加快推进武汉国家“双智”试点、襄阳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汉十高速商用车无人驾驶示范建设。

  在此基础上,湖北还不断推动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级提升。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院长颜伏伍说,近年来,湖北省瞄准关键技术问题,加快技术攻关,抢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高地。

  “下一步,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将围绕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在感知单元、车载芯片、决策算法、导航定位等环节形成技术优势,加快支持态势感知、安全网关等终端安全产品研发,推动氢燃料电池、车用芯片、激光雷达、产品规模化应用,力争成为国内车用芯片产业重要集聚地。”颜伏伍说。

  在做好红枣初级加工销售的同时,该公司还计划新建一座洁净标准化生产车间,积极探索红枣深加工之路,延长红枣产业链,增加红枣附加值。

  为了更好服务企业,红桥区全面推行承诺制审批、容缺后补等举措,全区90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行清单化管理,减少各类证明材料376项,深化“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等政务服务模式,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介绍,目前,全国98.7%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设了发热诊室,基层发热门诊诊疗量占比超过全国发热门诊的60%以上。他表示,农村地区要做到“关口前移”,核心是落实“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

  在全面加强价格监管执法、坚决打击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方面,从严从快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依法查处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其他价格违法行为,重点查处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

  <strong>被牵连团队澄清商家作假</strong>

  闽剧又称福州戏,已有400余年历史,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成立于1953年,入选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作为全国地方戏重点艺术院团,剧院自成立以来,创作上演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炼印》《荔枝换绛桃》《六离门》《百蝶香柴扇》等剧目已成为闽剧的经典保留剧目。新时期以来,更是创作了《贬官记》《双蝶扇》《生命》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等荣誉。(完)

李美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