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瞬间丨春夏秋冬的牵挂

来源: 舜网
2024-05-31 10:40:15

  江南春日,平畴沃野。3月19日,正在湖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新华社记者的镜头定格下这样的瞬间——

  仲春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走进水稻田边,察看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况,并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和村民亲切交流。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后第一次地方考察中看春耕,体现了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

  一把米、一碗面,是千家万户的民生,也关系国家发展的底气。

  “农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极端重要的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

  在关键农时,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来到田间地头,察看粮食生产,倾听农民心声。种子、耕地、收成、收入……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国之大者”。这一张张照片记录的四季变化,见证了总书记对矢志不渝端牢中国饭碗的关切。

  2020年7月22日,盛夏时节,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顶着烈日,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玉米长势。“今年夏粮丰收大局已定,关键就看秋粮了。今年灾害不少,我很关心东北这里的农作物长势。”谈及此行,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正值玉米抽雄吐丝期,十来架无人机正在进行喷洒作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争取秋粮有好收成,为全年粮食丰收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018年9月25日,金秋时节,稻浪滚滚,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丰收在望。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正在收割的地块,拿着稻穗,同工作人员交谈,详细了解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

  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3年11月10日,立冬刚过,燕赵大地,最低气温已在零摄氏度以下。在河北省涿州市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中途下车,沿着田埂,走进刁窝镇的一片农田。上个月刚播种的冬小麦已经出苗。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并说“墒情不错”。

  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要组织安排好今冬明春的农业生产,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

  ……

  民以食为天。一枝一叶,点点滴滴,关系大国仓廪,也关系百姓的一日三餐。近些年来,国际粮食市场波动频繁,极端天气影响多地粮食生产,我们的“米袋子”始终稳得住,关键就是重农抓粮不放松。

  “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视,贯穿在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策划:霍 小光、陈俊

  监制:张旭东、张晓松、鞠鹏

  主笔:于文静、黄玥、谢奔

  摄影记者:谢环驰、王晔

  统筹:刘铮、朱基钗、吴晶晶、袁汝婷

  视觉:李涛、贾伊宁

  编辑:唐兴

  新华社国内部、湖南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但她又担心作为癌症病人,如果血氧饱和度继续下跌,该怎么办,赵晨阳做好了“最坏情况的应急预案”——她确定了离家最近的发热门诊,又找了新冠康复的朋友帮忙,拜托他只要母亲情况恶化需要送医院,请他立刻帮忙把母亲和制氧机搬到车上。

  克而瑞深圳区域总经理陈洪海在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东莞从认个税到28镇街放松限购,再到目前全部放松限购,是当前市场形势逼迫下的救市行为。

  在冯晓梅所在的医院,来院病人白天可以到各个专科门诊或呼吸科就诊,夜里专科门诊停诊,病人则先到急诊,急诊对病人病情进行评估分级,再分诊到其他科室。

  起初是呼吸科,接着是心内科、肿瘤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中西医结合科,都开始接收。“只要有病人就得收,因为我们也不让推,其实政府也有下文件,要求医院要收治多少个病人。”冯晓梅说。

  他解释说,相较湖南东部地区,湘西北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高铁“联网成环”后,有利于要素流动,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湘西北还和重庆武陵山区、鄂西南地区联系紧密,对打通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冯晓梅所在的这家医院,过去的一个月里调集了综合ICU与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的ICU力量,用于收治新冠病毒感染后的重症病人。

张淑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