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让黑土地持续多产粮

来源: 人民网
2024-06-24 05:12:48

  中新网长春6月21日电(谭伟旗)“围绕多种粮、种好粮,建良田,这两年投入近90亿元,对2500万亩黑土地开展保护,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46万亩,今年还要再建设300万亩以上。”长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子联21日如是说。

  当天,在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上,王子联介绍了加快农业强市建设情况。

  长春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去年粮食产量达到254.91亿斤,比上年增产6.43亿斤,亩产1071斤、单产居全国粮食主产区第1位。

  目前,长春市正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三大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四良一智”,全市近60%的永久基本农田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力争3年内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王子联介绍,长春市全面推广秸秆还 田、水肥一体化等增产增效技术,努力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同时,加大智能农机装备推广,打造农业数智化场景,到“十四五”末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96%。

  “现在全市近三分之二农户已经加入到规模经营,我们要持续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力争‘十四五’末土地流转、托管面积达到粮食面积的80%以上。”王子联说,通过以上措施,到“十四五”末长春市粮食产量争取达到270亿斤。

  作为农业大市,长春市还在引导支持县域建设一批契合自身发展定位的产业项目,大力培育肉牛、生猪、肉鸡、梅花鹿、玉米深加工、优质大米等产业集群以及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富民产业。王子联表示,力争到2028年,当地6个县市区GDP突破280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25%,每个县市区综合实力都进入全省县域第一方阵。(完)

  中国客运码头、港澳码头会重开,两个口岸连同机场,以及在港珠澳大桥乘坐金巴不受配额限制,市民只要持有机票、船票或车票,便可直接出发,没有名额限制。

  记者在走廊里见到不少新当选议员的家属和子女,他们本想来此见证亲人的“高光时刻”,无奈遭遇议长“难产”的“突发事件”。一些孩子在众议院议事厅的椅子上睡着了,还有幼童啼哭不止。

  就2023年全年的预期来看,业内判断,全球原油市场需求增幅放缓,是否陷入衰退尚存分歧,油价全年重心较2022年下降。燃油、沥青、LPG(液化石油气)等油品相关品种单边将跟随原油走势,但品种强弱将出现分化。

  采取用地用海审批清零月行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用地用海随到随审。支持实体经济及有关工业产业降成本,将出让为主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调整为租赁、出让并重,并推进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

  完善社会资本投入勘查找矿的激励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优先保障战略性矿产探矿权转采矿权用地需求。

  <strong>新闻链接:什么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strong>

林慧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