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文物主题游径东坡行旅在川发布

来源: 知识网
2024-06-09 03:14:15

  中新网眉山6月8日电 (记者 贺劭清)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主会场活动8日在眉山举行。活动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活动现场发布了中国首条文物主题游径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眉山城市单元方案。

  据了解,四川等10省文物部门于去年签署游径创建协同推进工作协议。目前,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相关规划,各相关地区将以规划为引领,围绕游径主题定位,通过对东坡文物资源的系统保护利用,充分彰显东坡文化魅力。眉山市率先完成城市单元方案编制,围绕“家”和“学”两条主题脉络,聚力打造具有“人生底色,少年才情”内涵的城市。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表示,四川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近年来,四川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深入实施重大考古项目,纵深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传承弘扬革命文化,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多学科联合考古等走在全国前列。

  罗文利强调,四川要抓住文物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锚定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各项工作,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活动现场,四川省政府副省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胡云向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志愿服务总队授旗。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自去年11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以来,四川成立省级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出台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宣传方案等系列文件,落实文物普查专项经费,建立文物普查专家库,对四川市、县两级400余名普查业务骨干进 行全覆盖培训,并圆满完成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同时,四川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全面建立文物普查专业队伍365支、共4500余人。目前,四川正全力推进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各项工作。

  此外,中国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负责同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授牌,现场上线发布三苏文化大数据库,公布四川省2024年文物保护优质工程—眉山重瞳观文物维修保护工程以及文物利用优秀项目—成都城厢古镇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完)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近期,随着省级两会的密集召开,各地2022年经济发展“成绩单”与2023年“路线图”也陆续揭晓。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动态调整机制有利于各地根据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房住不炒”的政策工具箱,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和房地产行业回归平稳健康运行状态。此次政策依然是从资金端入手,希望以打破商业性房贷利率下限的方式来降低刚需者购房按揭的资金成本,促进房价下降超过三个月的城市刚需积极入市。

  而实际的“家养”并不能达到上述条件,相反还可能会存在散养条件差、家禽畜营养不全面、疫情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从而影响肉的品质。

  “外婆,不要给‘咖啡’吃零食!”外婆听到后,不好意思地把小零食放下了,嘴里还说着:“就给它吃一点点嘛。”这对话就是祖孙的日常,但经由的媒介却又不太寻常——既不是面对面,也不是视频通话。

  联邦统计局指出,出生人数的下降和死亡人数的增加对2022年德国人口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与2021年相比,2022年德国出生人数下降了约7%,预计在735000至745000之间。与之相对,死亡人数上升了约4%,达到约106万。

  1月15日是南方的农历小年,一条短视频在网上流转。视频里,距离三亚凤凰岛不远的一个码头,数十艘游艇排着队等出海。有人为短视频配上了调侃的文字:游客要享受椰风海韵,浪漫天涯;旅游从业者大干快上,要把失去的补回来;海事人员则担忧“存在堵船风险”。

许孟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