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温,斗酷暑”,如何运动防护?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19 13:00:23

  “战高温,斗酷暑”,如何运动防护?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专家为盛夏室外运动支招

  近日,一则知名艺人打网球中暑并导致受伤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近日高温天气的关注。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他表示,夏季天气炎热,室外运动时要避开高温时段。运动前要补水,运动后的恢复也不可忽视。

  人在运动时体内会产生热量,运动越剧烈产生的热量越多。夏季室外气温高,人体一旦无法及时有效向外散热,便容易发生中暑情况。

  徐建方说,在这个季节室外运动首先要选对时间,“一般而言,可 以选择在清晨或晚上睡前的两小时进行,这时候气温也相对合适。要尽量避开中午到下午4点这个时间段。运动时,可以戴上遮阳帽、墨镜,减少紫外线直接照射。”

  运动前后必须补水

  为了预防出现中暑情况,及时地给身体补水必不可少。那具体该如何做呢?徐建方说,补水要贯穿运动的全过程。“开始前,可以喝一些电解质水或运动饮料,市面在售的均可,提高体内水分储备。运动时,应少量多次补水,特别是在室外进行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运动时更需注意。每次的补水量约100毫升,不要喝太多,也别喝冰镇饮料。”

  徐建方特别提示,千万不可为了追求出汗效果或降体重,在运动前后不补水,这容易给身体带来损伤。

  先兆中暑停止运动

  运动过程中,身体出现什么症状时需要立刻停下来?徐建方说,如果身体出现大量地、快速地出汗,面色潮红、头晕、心悸等症状时,此时可能出现了先兆中暑,要立刻停止运动,转到阴凉通风地方降温。“如果休息一会儿还没有好转甚至有加重的情况,这时需要及时就医。”他说,“我建议大家找个同伴一起运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可以及时告知对方。”

  运动结束后,饮食上可以喝些清汤,补充适当的碳水化合物,保持血糖平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换掉汗湿的衣服,不要贪凉防止寒气侵袭。此外,充足的睡眠不可少,这有助身体恢复。”徐建方说。本报记者 卓然

  2月2日是朴槿惠的71岁生日。当天数百支持者涌到其家门外庆生,韩国前总理黄教安、国会议员尹相现也前往庆生,但都吃了闭门羹。

  “东盟简报”网站刊文称,今年东盟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但增幅可能比2022年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低迷和货币政策收紧。

  我国数字教育的不断创新,也为世界数字教育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记者了解到,此次起火车辆购买时间为去年3月份,车龄尚不足1年。事故车辆搭载三元锂电池,但由于奇瑞电池供应商来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和宁福新能源等多家公司,尚不能得知涉事车辆的具体电池品牌。

  季节性招工、招临时工少了。一组体现劳动力市场现状的关键数字却在持续上升:春节后,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市场需求数与求职人数的比值)超过2.0,比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处于2020年以来的高位水平——这也意味着,“季节性用工荒”现象减少的同时,由高技能人才短缺引起的结构性用工难却逐渐浮现。

  东盟一些国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2022年4月,新加坡同中国签署《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信息、通信及媒体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合作及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越南也将数字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2年该国数字经济产业营收约1480亿美元,同比增长10%。

张中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