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市场为世界提供大机遇(国际论坛)

来源: 能源网
2024-05-24 11:24:49

  中国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向世界各国扩大开放,不断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一段时间以来,谈到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些西方媒体在没有进行任何严谨分析的情况下,武断地提出不少消极悲观的说法。这些说法只是在片面放大中国经 济面临的局部挑战,完全无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和广阔机遇。

  尽管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仍然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2%。中国政府公布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后,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各方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将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中国努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在数字化、绿色能源、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不仅持续开展前沿技术攻关,也十分重视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上,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些努力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相信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去年9月,我乘坐高铁从北京前往河北,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发达和便捷让我十分惊叹。自2016年首次访问中国以来,我一直关注中国在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比如,在移动支付领域,中国已经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持续领先。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中国城市公交新能源率不断提高,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中国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风电装机容量都位居世界第一。这些新兴产业为中国经济增添了新动能。

  中国致力于与其他国家开展互利合作,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去年,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按年计意向成交创历届新高,金额达784.1亿美元。中国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向世界各国扩大开放,不断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秘鲁从同中国的紧密经贸联系中受益颇多,期待中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守护健康,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之中,生活方式是最可控且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些健康生活方式看似简单,但日常能做到持之以恒并不容易。尤其在节假日期间,家人团聚朋友聚会,美食满桌,觥筹交错不可或缺;也常有人因为守岁或者娱乐作息无常、日夜颠倒;因为忙着走亲访友,连平时的运动都免了。健康源自良好的习惯,节日期间,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丢。

  蔡集李的老家在河南商丘,22岁来到广东做卡车运输司机,一跑就是26年。从一开始在佛山拉陶瓷,到运输农产品,再到现在的绿植,蔡集李总是跟着“潮流”走,“哪块产业发达,就跑哪一块,开大卡就是要货如轮转!”8年前,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妻子也成了一名随车“卡嫂”,陪着蔡师傅跑南闯北。

  “那时候,公司还没有做竹键盘的专用车间,同一个厂房内,既做竹地板,又分出几台机器加工竹键盘。后来,小车间渐渐变成大车间,公司逐渐减少竹地板生产,扩大竹键盘生产规模。”江桥竹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绪泉回忆道。最初的竹键盘,只有框架是竹制的,键帽仍然是塑料的。如何进一步利用竹材,打开市场?肖强的加入助力公司研发提速。

  一是贸易规模占比提升,稳外贸作用显著。民营企业外贸第一大主体地位继续巩固,外贸“稳定器”作用持续发挥。2022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达到50.9%,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80.8%。

  记者在亚欧果仁宽敞的厂房里看到,高达数十米的灰褐色破壳设备、长达数百米的不锈钢脱苦杏仁粉生产设备正在运行。一袋袋经过晾晒脱水后的杏核被倾卸到生产线上,然后很快被分离成壳、仁、浆、粉等产品。

  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利于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比如,2022年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玉米、水稻和小麦是迄今驯化最为成功的三大农作物,为全人类提供了50%以上的能量摄入。由于它们的驯化地区、祖先各不相同,形态习性各异,其驯化过程是否遵循共同的遗传规律在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2022年3月25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小红/李建生与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联合团队的研究论文。经过三代科学家18年研究发现,玉米基因KRN2和水稻基因OsKRN2受到趋同选择,并通过相似的途径调控玉米和水稻的产量。该团队进一步在全基因组层面阐明了趋同进化的遗传规律。据介绍,这一成果不仅揭示了玉米与水稻的同源基因趋同进化从而增加玉米与水稻产量的机制,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而且为农艺性状关键控制基因的解析与育种应用,以及其他优异野生植物快速再驯化或从头驯化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骆伦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