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老百姓挨冻是民生“硬指标”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22 20:50:21

  北方进入漫长的冬季,家里暖不暖和,不止是 温度计上的一个刻度,也是民生幸福的一项重要指标。北方多地党政领导入户问暖、督责供暖,体现了对基本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注。可以说,不能让老百姓挨冻,早已成为一条铁律,成为政府治理的内在要求。

  民生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对应着普罗大众实实在在的生活。对民众而言,一个温暖、充满烟火气的家,可以抵御外部世界的严寒,也可以慰藉工作的辛苦忙碌。每一个冬天都寒冷,但每一次“问暖”都可以让寒冬变得更加温暖。

  当下,尽管各地冬季供热均实行企业化运营,但作为一项普惠政策、良心工程,政府要提供优惠政策,解决好在热源保障、管网运行、楼体保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此负责的热力企业也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能把盈利作为首要目的。

  相较于前些年,如今各地的供暖问题,除了管网时有损坏、新建小区热能跟不上等老问题外,还添加了能源转换等新问题。且各种问题相互叠加,往往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一定困扰。

  前不久,河南商丘群众向媒体反映称,商丘有多个小区自从交房后就一直没有暖气,时间久的已经有四五年,冬天只能“硬抗”。究其原因,据当地有关部门回复,系当地热源不足,无法支撑城市扩展带来的供热需求。再如,不少地方出于环保原因,积极推进清洁取暖,实施“煤改电”“煤改气”,这本来是好事,但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用力过猛,乃至“一刀切”的情形。此前,个别地方的干部采取禁止烧煤、烧柴、封堵炉灶等极端手段,导致部分老人和困难群众挨冷受冻,已经受到了广泛批评。各地领导纷纷调研供暖情况,就是要需吸取教训,不能让类似的情况再次上演。

  政府行政应以民生为本,不管是决策的出台,还是措施的落实,都应时时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政令的刚性要用在协调推进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配套上,要用在解决民生困难问题上。即便是为了清洁蓝天改变取暖方式,也应循序渐进,充分考虑民众的适应能力与取暖需求。像河北邯郸市委书记李晋宇深入部分老旧和新建小区问暖时说的那样,“先让群众家里热起来,决不能让群众受冻”。面对形形色色的供暖问题,能马上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采取临时性措施,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临近春节,如何切实解决好接下来的供暖问题,让老百姓过一个祥和温暖的中国年,对各地政府而言无疑是一次大考。龙年气象新,不妨先从解决民生实事开始“新”起来。

  建成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及构建中国珠峰梯度气象观测体系是中国此次珠峰科考的重大成果之一。共有来自5支科考分队的16个科考小组、270余名队员参加此次科考,旨在揭秘气候变暖背景下珠峰极高海拔区环境变化规律、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特征及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人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特征等,服务于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第三极环境保护及绿色发展。

  据悉,青海门源地震发生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立即组织排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地震受灾情况,累计出动2600余人次,车辆100余台次,先后发现6处管护站(门源县硫磺沟、金洞沟管护站,祁连县峨堡、扁都口、青阳沟、陇孔管护站)墙体、地板、院墙等存在不同程度损坏。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智能手环、坚果炒货、儿童羽绒服、多功能锅同比增长98.4%、57.6%、42.9%、34.8%。

  据青岛海关此前统计,2022年前11个月,青岛海关、济南海关和山东省贸促会系统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3.7万份,数量居中国首位,出口享惠货值380.5亿元,可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逾3亿元。

  在浓浓烟火气中,拥抱热气腾腾的中国。从供需两端促进消费加速回暖,人们期待中的“浓浓烟火气”正在回来。元旦假期,在北京,商圈客流猛增,有的餐厅中午一点还在等位;在上海,淮海路人气回升,各色美食销售旺盛,人们排起了数十米长队;在南京,秦淮源头灯会如约而至,人流如织。从各大出游平台的数据看,文旅市场明显升温,机票和火车票搜索量显著上涨,酒店民宿预订量持续走高。面对此情此景,许多人感叹:“热气腾腾的熟悉场景回来了。”

  辞旧迎新之际,回望过去一年,世界看到了怎样的中国?

吴盈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