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算数总是马虎出错?专家出招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1 14:30:54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韦香惠)“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在孩子学习和做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许多家长称之为孩子马虎。

  “马虎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但是这么普遍的现象却从未被科学对待过。” 青少年心理专家宋少卫表示,马虎的现象背后实际上是反映了孩子在大脑中构建的学习系统出现了问题。

  5月31日,中国新闻网走进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开展“少年不烦恼”——“六一”儿童节心理健康公益讲座进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宋少卫详细分析了马虎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宋少卫提出“积极学习系统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发形成的学习操作系统,由识别驱动、语义解析、逻辑加工、价值决策和程序定制五个模块构成,是学习知识、技能和形成个人价值观的底层支撑载体。

  宋少卫表示,这套系统的机构就像电脑操作系统一样存在于每个学生的大脑中,支持学生完成不同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通过识别关键信息、建构知识库以及做出价值决策,从而更高效地解决学习问题。

  例如,字母b和d分不清,数字6会看成9,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识别与驱动机制。“小学一、二年级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区分形近字或者字符,但有些家长不会放在心上,当成孩子没看清或者没细看就忽略过去,导致孩子的大脑系统里对于这部分信 息识别不够清晰。”

  宋少卫表示,识别与驱动需要形成闭环,才能够处理这类问题。他向在座的同学提出建议,如果数学经常出粗心马虎,平时可以做一些读题训练,如果读的时候不顺畅,就说明大脑里的系统已经开始报错,对于这些信息就要加强注意力训练。

  在马虎的问题上,宋少卫特别指出“价值观偏差型马虎”。这类学生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努力程度或能力水平上有欠缺,而是把马虎当作好用的挡箭牌。

  对于有这种情况,宋少卫表示,只有改变学生内心对马虎的价值判断,认识到马虎是能力差、不用功,学生才会真正愿意改变,接受提高信息识别、逻辑加工等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来努力消除马虎。

  在宋少卫看来,学习出现问题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建立学习系统的思维,从而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实现理想的学习成绩。(完)

  汉画像石“鱼车出巡”就是人们常说的故事“河伯出行”,画面内容中也可以找到类似于玉器“璜”的印记。目前,该文物珍藏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投资问题政治化的言行,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有损外界对美国市场环境的信心。(完)

  作为海内外热销的“网红小吃”,近年来螺蛳粉销量倍增,其中的“灵魂原料”酸笋需求量大大增加。在酸笋切丝机的帮助下,这家企业每天可生产近10吨酸笋。

  扎哈罗娃和俄罗斯驻丹麦大使弗拉基米尔·巴尔宾早前说,瑞典、丹麦迄今不愿意同俄方分享“北溪”事件调查进展或结果,令人生疑。

  新华社记者俞懋峰 马玉洁

  作为底层基石的对话系统,ChatGPT在通用性方面已经展现出强大的能力,但在忠实度、可信度、精准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在中间层缺少垂直的产业知识和领域知识,难以在真实应用层广泛落地开花。基于产业需求,京东云旗下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将推出ChatJD,定位为产业版ChatGPT,旨在打造优势、高频、刚需的产业版通用ChatGPT。ChatJD将通过在垂直产业的深耕,快速达成落地应用的标准,并不断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泛化,形成更多通用产业版ChatGPT,构建数据和模型的飞轮,以细分、真实、专业场景日臻完善平台能力,最终反哺和完善通用ChatGPT的产业应用能力。

陈伟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