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参事于平:中轴线上蕴含的智慧有助于现代城市发展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01 14:29:39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2024“‘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之一的“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活动5月30日走进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政府参事于平为师生们带来了主题为《世界遗 产视角下的北京中轴线》的讲座,百余名首师大师生参加了讲座。

  中国拥有57处世界遗产地,是世界遗产大国,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范例”。于平在讲座中详细讲述了世界遗产的概念、分类、现状,以及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标准等相关知识,并在世界遗产传承保护框架下,深入浅出地阐明北京中轴线的重要价值。于平指出,北京中轴线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营建的杰出范例,见证了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更见证了中华民族信仰的包容性、多元的社会生活。于平在讲座中以壮美中轴、文化中轴、永恒中轴为主要线索,全方位、多角度讲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她表示,北京中轴线形成了纵贯北京老城、具有极强礼仪性的建筑序列,是中华文明营城理念绵延发展、不断再现的经典见证,其中蕴含的城市管理理念和智慧,将有助于北京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品质。

  本次讲座采取了线下讲座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面向“‘京’彩文化青春绽放”的高校与社会公众同步开放讲座内容,让更多高校学生与社会公众有机会了解中轴线文化遗产知识,激发学生和公众更加自觉地加入到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据了解,“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讲座加强对中轴线文化内涵挖掘、价值阐释和传播,更充分地讲好中轴线故事。接下来,活动还将陆续走进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多所高校,让更多高校学生及社会公众有机会了解中轴线文化遗产知识,扩大北京中轴线的影响力,吸引更多高校师生自主探访、了解中轴线,成为中轴线文化传播的志愿者。(完)

  巧心思让非遗技艺走入年轻人生活

  2017年10月3日,“天鲸号”进行了一场宣誓,全船26个人齐聚甲板,在时任船长于水健引领下举起右拳宣誓。这天,“天鲸号”接到调令,立即准备启程奔赴非洲加纳,投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港口建设。于水健了解当地条件,眼前这25个小伙子,他最放心不下。“非洲不比国内,当地气候环境、医疗水平、饮食补给都是考验,再加上疟疾和伤寒病频发。”小伙子们还有一大批没成家,船这一走却不知几年才能回来。

  事实上,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力量,一种是离散,另一种是聚合;一种是伤害,另一种是疗愈;一种是恣肆放纵,另一种是理性克制;一种是毁灭,另一种是创造;一种是熵增,有序向无序的力量,另一种是熵减,无序向有序的动力;一种是不完美,另一种是希望。人类就是在这种不完美与希望的纠结挣扎和轮回中,走到今天的。

  “有父母自己做的辣椒酱啊,自己做的汤料什么的,我在上海可以煲汤。”何先生说:“其实也不是为了家的味道,也没有比超市买的更好吃,但这是父母的一份心意,父母准备了,自己就拿着,这也很正常,长大了嘛毕竟。”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8/71/12144890497906532987.jpg" alt="" />

  在中国驻德国汉堡总领馆举办的春节招待会上,德国各界人士、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和留学生代表等300多人欢聚一堂,共庆新春佳节。与会嘉宾向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期待中国与德国在新的一年进一步深化交流。

李冠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