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文明互鉴的见证”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在柏林开幕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09 13:32:03

  中新网柏林6月7日电 当地时间6月6日,“景泰蓝:文明互鉴的见证”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近百位中德来宾出席活动,一同领略中国景泰蓝艺术的独特魅力。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孙勤航在致辞中表示,景泰蓝是西方珐琅工艺与中国古典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是“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艺术结晶。拥有600年历史的景泰蓝工艺见证了时代变迁,由宫廷器皿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广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希望本次展览能够向德国公众全面介绍中国景泰蓝工艺的发展情况及艺术成就,让更多朋友领略到景泰蓝的非凡魅力与艺术价值,为珐琅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并借此机会促进中外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蓬勃发展。

  展览开幕式特邀北京中外珐琅美术馆馆长朱景优现场带来“走进景泰蓝的世界:古老中国600年艺术瑰宝”中国故事主题讲座。

  朱景优表示,景泰蓝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名片,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此次展出的《一路锦绣》山海尊,便是东西方文明融合的典范之作,该作品集景泰蓝、陶瓷、国画、花丝镶嵌、雕錾五种工艺于一身,曾多次在国际上获得赞誉。讲座中播放的短片《景泰蓝——金属与火的艺术》重点介绍了景泰蓝制作从绘图设计到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的繁复工序。此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李静以及工艺师朱景优、高丽丽还就景泰蓝的名称由来、历史发展和传承创新等方面与观众展开互动交流。

  本次展览通过精选的30件极具代表性的景泰 蓝艺术品,以“前世今生”“皇家典藏”“文明互鉴”“大师匠造”“同源共流”“非遗传习”六大主题,通过图解、照片、视频和实物展示,不仅从工艺上清晰展现了景泰蓝器具的制作过程,还生动呈现了景泰蓝经由古丝绸之路交流传播,走出皇宫、走进现代生活的历程。开幕式现场还精心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观众们参与其中,亲手体验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观众们用景泰蓝核心工艺“点蓝”制作“端午粽”珐琅挂饰,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有来宾表示,本次展览生动还原了景泰蓝工艺的古今演变和制作过程,完美呈现了景泰蓝艺术的巨大魅力和艺术价值。朱馆长的专题讲座不仅介绍了景泰蓝工艺的前世今生,更展示了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和非凡意义,令人印象深刻。

  此次活动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北京中外珐琅美术馆和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7日。

  “景泰蓝:文明互鉴的见证”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共两站,接下来还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完)

  四是统筹区域城乡发展。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做优做强大南昌都市圈,加快建设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赣东北开放合作、赣西转型升级,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协同联动加速经济恢复发展,着力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充分证明,“土特产”可以做成大文章。

  提到三年来的发展,冯远征的一大意外收获便是数字和话剧的结合。从2020年,北京人艺就开始尝试线上教学、线上剧本朗读、线上剧目直播。“第一次做剧目直播时,就意外地有了几百万的点击量。而到了北京人艺70周年的时候,相继在网上直播了5台戏,总的点击量达到了1.4亿,《茶馆》直播当天是5000万的点击量。这个数字简直让我们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还曾经算过,这要是演戏的话得多少年才能完成。之后的纪录片《我在人艺学表演》又有了2.5亿的点击量,这让我们相信,数字和话剧是可以完美结合的。”冯远征颇为感慨地说。

  为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该法庭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及时配置“云上共享法庭”系统,通过打破时空地域和管理限制的在线审理平台,极大程度方便了法官、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与诉讼活动。

  近年来,四明山革命老区坚定不移地走“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地开发休闲游、生态游等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热潮中,四明山延续革命老区精神,总投资1.5亿元用于建设浙东红村旅游综合体,加快打造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样板区。

  如今,随着温县铁棍山药种植规模扩大、销售路径扩宽,曾经的“神仙之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深受民众喜爱。

李茹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