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水分”出现货币效应,5月M1负增长M2增速下滑

来源: 直播吧
2024-06-16 03:37:30

  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金融“挤水分”效应仍在延续。

  6月14日,央行发布2024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

  截至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4.2%,降幅较上月末扩大2.8个百分点。

  “后续,伴随货币政策适时加力、财政政策效果释放,以及房地产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撑大宗消费,需求端有望逐步好转,信贷增量相应加大。” 温彬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M2同比增长7%、M1同比下降4.2%

  5月M1、M2增速进一步放缓,引发市场关注。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较上月末回落0.2个百分点,再创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低。

  由于今年GDP增速目标为“5.0%左右”,CPI目标是“3.0%”左右,因此8.0%是M2和社融增速的底线。因此,5月末M2增速已连续两个月较大幅度偏离这一底线水平。

  M2增速低位回落的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认为,5月新增信贷规模偏低,这会直接影响存款派生;而当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显著扩大,会在未来财政支出过程中推高M2增速,但在发行当月会形成财政存款,而财政存款不计入M2,由此会拖累当月M2增速。

  “5月以来,叫停存款‘手工补息’的影响仍在发酵,除居民存款在价差优势下继续向非银存款转移外,部分对公存款也有脱媒倾向。伴随增量信用扩张从表内转向表外,对应的货币派生节奏趋缓,M2增长延续承压。”温彬另外表示,5月政府债发行提速和集中税收缴款推升财政存款,也对M2有所拖累。

  值得注意的是,5月末M1增速为-4.2%,较上月末大幅下行2.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快速下行且处于同比负增长状态,为有历史记录以来首次。

  “随着协定、通知等对公‘类活期’存款付息率出现明显下行,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虚增部分正逐步压降,这一过程也对M1增长形成较大扰动。”温彬补充到,而部分资金从存款分流到理财后,虽不再纳入M2统计,但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且当前“挤水分”的效应也使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实、效率更高。

  “从短期看,规范手工补息会造成金融数据短期扰动,但从中长期看,对增强经营稳健性,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防范潜在风险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意义。”周茂华对记者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央行主管报纸《金融时报》曾在《如何理解M1增速变化》一文中指出,上半年,在金融业“挤水分”、财政发力较慢等因素综合影响下,M1增速下行,这一现象并非企业预期偏弱单一因素影响。从更深层面来看,M1统计口径不包含居民活期存款,使得M1对企业活期存款变动尤为敏感。往后看,随着财政支出的发力与房地产政策效果的显现,M1增速有望摆脱负增长,出现反弹。

  新增信贷延续低位

  金融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而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500亿元,同比大幅少增4100亿元,拖累月末贷款余额增速较上月末放缓0.3个百分点至9.3%,续创有数据记录以来新低,5月信贷投放表 现较弱。

  分部门来看,5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400亿元,同比减少11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572亿元,环比分别多增2900亿元、900亿元和-4809亿元。

  而住户贷款仅增加757亿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6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14亿元。

  “从信贷结构看,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新增量低于近五年均值,反映居民消费和购房意愿整体不够强劲。企业短期贷款保持增长,但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低于近五年均值水平,票据融资增幅偏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增加贷款融资、扩大生产与投资意愿偏谨慎,企业短期交易不够活跃。”周茂华分析称。

  “从长远看,‘挤水分’还有助于增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进一步畅通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张旭说。

  社融同比大幅多增

  此外,5月社融表现较强,当月新增社融规模为2.07万亿元,结束了上月罕见的新增社融为负的现象,环比多增2.14万亿元,同比多增5132亿元,提振月末社融存量增速较上月末加快0.1个百分点至8.4%。

  “在信贷表现较弱,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少增背景下,5月社融同比大幅多增,主要受政府债券融资拉动。”王青坦言。

  周茂华认为,从趋势看,宏观政策支持、内循环持续畅通,消费和投资逐步恢复活力,房地产企稳复苏等,实体融资平稳增长;同时,按照政府债券发行计划,下半年政府债券发行有望提速,社融整体有望平稳增长。

  谈及未来,周茂华表示,宏观数据显示国内消费和物价延续修复回升态势;市场利率维持低位、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此前出台促消费、稳楼市与投资政策效果逐步释放,兼顾内外均衡。相对于全面降息,预计央行优先通过结构性工具、挖掘利率改革潜力等措施,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同时,考虑下半年政府债券发行增加及缓解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等因素,不排除降准选项。

  王青则判断认为,三季度降息降准都有空间,其中降息的可能性高于降准。“在房地产行业持续处于调整阶段,经济仍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现在的关键是要解决物价水平偏低的问题。这方面货币政策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责任编辑:凌辰

  2018年10月6日,在李铁的带领下,武汉队提前三轮冲超成功。2020年1月4日,武汉队官方宣布西班牙人何塞为球队新帅,李铁赴国足任职。

  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一位知情人士,根据他透露,此事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但是他感觉已经没事了,“好多事情不是网上传的那么简单。等着看他的解说吧!”

  11月30日,南昌气温一夜间骤降10余度,冬日的阴冷一早就袭来了。当天上午,备受关注的劳荣枝案二审在江西高院进行公开宣判,大皖新闻记者在法庭现场进行了旁听。

  方舱最初在设置时,正是吸取了武汉在2020年初疫情暴发时的教训,为了防止所有感染者都涌向医院,造成医疗挤兑。方舱主要目的并非实施医学救治,而是将轻症、无症状病人集中隔离,防止他们进入社会面传播,同时方舱内配有医护人员进行必要医学观察并提供基本药物,如果其中有患者病情加重,立即将其及时转诊至定点医院治疗。

  “另起炉灶或完全照搬国外医科院模式,都不可取。”熊思东认为,医科院的建设涉及人才结构、本土医疗资源、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各地差异度很大,要充分了解当地医疗需求,因地制宜建设医科院。“有些医疗基础比较弱的地方购买动辄上亿元一台的天价医疗设备,结果发现连基本运行仪器的技术人员都没有。这些医疗设备变成摆在橱窗里的展示品,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他说。

  为防止医疗挤兑和减轻隔离压力,香港从2月初开始推行“居安抗疫”,允许轻症、无症状的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并发布居家隔离指引,这也是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多数国家目前采取的分级措施:轻症居家、重症收治。

邱枝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