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促快递公司从容应战 性价比成未来比拼新战场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17 08:12:41

  记者 卓泳

  一年一度的电商“6·18”大促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与往年不同,自4月起,天猫、京东、快手等主流平台相继官宣取消预售,因此,今年“6·18”也成为首个取消预售的大促节。

  没有预售,现货销售,消费者想买就买,无需凑单,整个活动周期也被整体拉长,快递行业的配送服务迎来哪些变化?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为应对首个没有预售的“6·18”大促,多家头部快递公司都提前“备战”,虽然近期各网点的业务量较平常多,但各家公司都能应对自如,背后反映的是国内快递业产能建设已相对充足,能驾轻就熟地应对此类消费大促活动。

  头部快递公司

  已做好充足准备

  与往年的“6·18”大促不同,今年从4月起,天猫、京东、快手等主流平台相继官宣取消预售,打出“现货开卖”标签,这意味着,消费者再也不用为了“满减”而绞尽脑汁地凑单,理性消费、即买即送。

  在以往的预售制中,有些商家会将预售商品提前调拨至距离消费者较近的仓库或网点,网点也可以有效预测单量情况,从而使得快递公司能更加从容面对订单“洪峰”,也能在更短时间内将商品送达。如今取消预售制,消费者的下单分散到更长的时间周期中,“6·18”大促的持续周期或将更长,日包裹量的波动也较大,这对快递公司网络弹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比以往更高,考验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峰值与单量的不确定性,多家快递公司已做好相关准备。顺丰速运方面表示,一方面,公司根据往年数据进行业务动态预测,提前配置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运力,保证生产环节高效运转;另一方面,提高发运频次,利用闲时班次作业处理,提升生产效率。

  菜鸟速递方面对记者介绍,随着“6·18”大促开打,公司全国自动化分拨中心陆续进入包裹处理高峰,已开启多班倒作业、24小时运转。相较去年“6·18”,今年菜鸟速递新投入南京、武汉和成都三大分拨,同时自营车辆增加两倍多,确保了大促期间仍提供半日达、按需上门等服务,服务同日常。

  极兔速递方面也表示,目前极兔总部与各区域已分别成立旺季保障工作组和旺季作战指挥室,围绕旺季需求开展保障工作。在今年的“6·18”保障期间,极兔为商家和消 费者提供优先揽收、优先中转、优先派送的快速物流通道,还会提供专属客服、价格承诺、兜底赔付等服务。“以杭州下沙网点为例,为应对今年‘6·18’增量和时效要求,去年底我们投资320多万元的自动化分拣系统派上了用场。”极兔速递相关负责人介绍。

  单量增长约30%

  网点运作基本平稳

  尽管今年的“6·18”大促取消了预售制,但快递单量并没有减少,且快递洪峰提前到来。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在今年“6·18”开启以来的第一周(5月20日—5月26日),全国快递揽收量约35.93亿件,环比增长7.29%,日均业务量达5.13亿件。“从5月中下旬开始,派送量比平常稍微大了一点,是平时的一倍多,但整体能应付得过来。”某快递公司在深圳市龙岗区的一社区网点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极兔速递方面也表示,在今年“6·18”大促期间,公司位于杭州下沙的网点每天包裹量约为9万—10万单,峰值则达12万—13万单,相较于平时增长了约30%。此外,正值鲜花、粽子销售旺季,部分快递公司在这方面的业务量也有所增加。

  但记者留意到,今年的快递洪峰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在“6·18”大促后第二周、第三周的快递业务量均呈下降趋势。记者日前走访部分快递公司网点发现,相比往年预售制下的“6·18”大促,今年快递网点普遍没有出现快件堆积如山的情形,网点运作基本保持与平常一样的节奏。

  据双壹咨询调研,“6·18”大促的快递单量从大盘看波动较小,仅在局部地区及网点波动较大,如义乌、东莞、揭阳等业务量常年较大的“产粮区”。

  快递产能建设基本完成

  高峰期也能从容应对

  从整体的数据和业内反馈来看,今年“6·18”大促中,快递业都能较为从容地应对。这背后反映了国内快递业的发展越发成熟。

  快递行业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告诉记者,从过去半个多月的数据来看,今年的“6·18”可能是快递行业有记录以来效率最高、最平稳的一次“6·18”,“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快递业已经能够比较轻松地应对各种消费促销节了。”

  双壹咨询总经理龚福照认为,快递业如今能够从容应对业务高峰,一方面是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而更重要的是当前快递业的产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快递公司的产能是按照以往高峰时期的业务量来建立的,今年取消预售制将整体的快递量拉平,基本没有出现每天爆单,仅有短暂的小高峰,快递公司都能应对自如。”

  在龚福照看来,取消预售制之下,快递业全年业务量保持较为均衡的发展态势,这对行业是个好事。

  据记者观察,近年来,国内头部快递公司都在仓储建设、分拣设施优化、物流科技等方面不断投入,在高峰期的人力、物力调配上也更有经验、更加合理,这不仅提高了快递产能,还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

  但与此同时,受访人士均提到,随着快递业过去不断扩充产能,而当前居民消费相对疲软的情况下,快递产能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过剩。“有的企业买了很多地、投资了很多设备,如今却面临‘吃不饱’的困境,但有些企业的产能又跟不上,还在快速建设中,所以整体来看,快递产能已经很充足了,一天消化3亿多的快件量都没有问题,吞吐力很强。”龚福照对记者表示。

  价格下探空间不大

  性价比成未来比拼新战场

  当前国内快递产能充足甚至出现过剩的状况,一定程度反映在快递价格上。据记者观察,往年大促期间,物流运输成本多少有些上涨,快递市场大多出现量价齐升。但在今年“6·18”大促中,却未发现各家快递公司通知上调快递价格的情况。京东物流在与快手电商合作中,还承诺“活动期间3公斤以内的订单不涨价,新旧客户同价”。龚福照认为,如今“6·18”大促的影响力不如往年,加上快递行业上半年还处于淡季,所以价格没有明显增幅。

  事实上,今年以来,国内快递市场的单票价格和收入已不断下探,根据A股4家快递公司披露的5月快递业绩,申通、韵达、圆通、顺丰的快递产品单票收入分别下降了13.33%、2.01%、7.62%和0.13%。而除了顺丰之外,这几家快递公司的单票价格都下降至2元左右。

  龚福照认为,过去各大公司一直在投产能投设备,如今经济增长放缓,很多产能消化不了,“价格战”也就在所难免。“今年价格战相比往年有所收敛,因为价格已经走到底部,再往下的空间不大,如何维持产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不亏钱是共同面临的问题。”

  拼价格显然已难以为继,下半场的快递业拼什么?据记者观察,去年以来,头部快递公司都开始在速度和细分赛道上下功夫。从速度上看,快速物流已从过去的几天送到逐渐缩短至如今的次日达、当日达,甚至一小时之内达到。细分领域上,大件商品、生鲜商品等领域的配送服务受到各家竞逐。

  “对快递企业来说,下一阶段拼的是技术、资金、人才和解决方案,包括如何增强用户粘性、把控上下游资源等。”赵小敏认为,快递业的竞争已从过去的业务量竞争迈向如今的数量和质量并重的竞争。

  而在龚福照看来,快递业未来拼的是性价比,“大家需要思考如何在相对低价的前提下提质增效,降低破损率,提高末端运送效率,这极大地挑战快递公司的管理能力。”

责任编辑:郝欣煜

  中央电网企业加大跨区余缺互济力度,最大限度补缺口、保安全。

  做到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度锻炼、读书、听音乐等,保证饮食健康。特别不要试图通过烟酒来缓解紧张情绪。

  据介绍,本次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历时200多个日夜,全国400余座次科普场馆联合开展“天宫课堂”“筑梦航天”“礼赞科学家”“低碳减排”“科学嘉年华”“同上一堂科学课”“致敬大国工匠”“科学你我他”8个分主题活动,1800余场次累计受众达7200余万人次。

  我们发现,创新城市文化传播是城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尤其疫情初期,在世界抹黑武汉的舆论旋涡中,我们凭借两部作品的影响力,在德国狂欢节上推出第一也是唯一支持武汉的花车,为武汉去污名化,消除偏见误解,携手共同抗疫,也为武汉疫情后国际市场复苏发挥了一定作用。

  实际上,近两年国内储蓄上升较快或与有储蓄意愿的人数有所增加有关,主要体现了国内财政、货币等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复苏的效果逐步显现。另外,由于受内外多重因素超预期影响,国内宏观经济和金融资产出现波动,也导致预防性储蓄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以德琪医药为例,其XPO1抑制剂塞利尼索,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于2021年12月14日获批。<strong>中新经纬注意到,德琪医药为塞利尼索的销售组建了庞大的销售团队,并积极向海外拓展,塞利尼索在上市不久,便取得了不俗的销售额。</strong>

谢财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