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或让媒体陷入信任危机?报告:消费者对AI创建的新闻内容持疑

来源: 未来网
2024-06-17 13:38:23

财联社6月17日讯(编辑 周子意)在人工智能(AI)新趋势下,新闻媒体行业在提高收入和维持业务方面正面临着阻碍。

如今,全球的新闻媒体不仅要面对流量被分走的挑战,比如谷歌、OpenAI等科技公司正开发出能够提供信息摘要的人工智能工具,从新闻网站吸引走流量;此外,还有多数消费者对新闻媒体使用AI所创建的新闻内容持怀疑态度。

路透新闻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周一(6月17日)发布的年度《数字新闻报告》中指出,全球消费者对在新闻制作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担忧正在加剧,人们担忧会有虚假信息的产生,尤其是对政治等方面的敏感话题。

该研究所发布的这份报告基于对47个国家 近10万人的调查,平均每个国家的受访者为2000人。

调查显示,52%的美国受访者和63%的英国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对主要由人工智能制作的新闻感到不舒适,受访者更愿意新闻媒体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来提高记者的工作效率。

有59%的受访者对网络虚假新闻内容表示担忧,这一比例较去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南非和美国的这一比例更高,分别为81%和72%,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国家今年都将举行大选,因此在政治问题上格外关注。

路透新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数字新闻报道》的主要作者Nic Newman称,“人们的怀疑程度令人惊讶。人们普遍担心内容的可靠性和信任度会受到影响。”

此外,新闻机构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受众普遍不太愿意为新闻订阅付费。20个国家中只有1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为在线新闻付费,这一数字在过去三年中没有任何增长。并且相当大比例的新闻订阅者也可能因为试用或促销而选择订阅,46%的订阅者支付的费用低于其订阅的全价。

转向替代方案

在目前的困境下,媒体行业或许能够在新闻的传播途径方面下手来扭转困局。报告发现,在向TikTok等热门在线平台的用户传递新闻方面,新闻网红的作用比主流媒体机构更大。

在对5600多名自称使用TikTok看新闻的用户进行的一项调查中,57%的人表示他们主要关注新闻网红的个人性格,而34%的人表示他们主要关注记者或新闻媒体品牌。

Newman指出,“调查结果表明,新闻媒体需要与受众建立直接关系,同时也要战略性地利用这些平台与难以接触的人群(比如年轻受众)建立联系。我们看到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在平台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

  事实上,今年开年以来,各大电商平台就越发“内卷”。京东再启百亿补贴,打响价格战;阿里方面也快速上线“五星价格力”和“99特卖频道”,将“价格力”列为今年的重要战略之一。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稳定锚。中国仍是跨国投资的‘乐土’和‘高地’。”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CDF年会上强调。

  4月19日,甘肃多地出现大风沙尘天气,酒泉、白银等地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航班出行服务APP飞常准发布的信息显示,当日,兰州中川机场能见度400米,至中午12时,返航、备降航班超过100架次。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菜鸟半日达打造的是1212模式,以中午12点和午夜12点作为下单截止时间,分别在当日下午9点前和次日上午12点前送达。此前,京东在2010年推出了“211限时达”服务,即用户在晚上11点前下订单,就能在第二天下午15点前收到货;用户在中午11点前下订单,就能在当天收到货。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也发声反对美菲加强军事合作。《马尼拉时报》称,杜特尔特日前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他警告,EDCA将令菲律宾沦为美国的“战争平台”。近来,菲律宾卡加延省和伊萨贝拉省省长公开反对扩大EDCA,警告说此举将导致与中国发生不必要的对抗,并失去来自中国的投资。

  重庆跨江缆车项目——长江索道建成于1987年,是为缓解市民“出行难”而建设的城市公交设施,由重庆市客运索道有限公司运营。在2010年前后,随着交通功能减弱,转为文旅项目。

郑志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