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游牧转场 青年的“诗和远方”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17 04:26:59

  中新社赤峰6月16日电 题:内蒙古游牧转场 青年的“诗和远方”

  作者 奥蓝 刘文华

  15日11时许,青年牧民乌达木骑马赶着100多头牛,家人则乘着两辆皮卡车载着数头小牛犊,一起从内蒙古巴彦温都尔苏木生活设施完备的冬营地出发,前往数十公里外的夏营地,开启为期4个月的游牧生活。

  16日在内蒙古格日朝鲁苏木,刚参加完高考的额尔古纳也出发了。他骑着摩托车赶着牛群,行进在扎鲁特草原上。

  额尔古纳把这次转场称为“自驾游”。“家中本打算用汽车运牛群,不过我建议按传统方式,虽然辛苦但可以放空身心,遇见平常看不到的风景。”

  不久前,讲述传统游牧生活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中国热播,许多城市青年开始向往“娟姐”在夏牧场生活的活脱与松弛。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青年牧民把夏牧场游牧生活当作一次追寻“诗与远方”的旅行。即便当下牧业现代化理念风靡,但夏日转场这项传统草原生产方式,依然代代传承。

  6月14日起,中新社记者陆续探访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草原、通辽市扎鲁特草原等地,随着牧民夏日转场,感受1700余户牧民赶着近20万头(只)牲畜转场的盛大场景。

  乌达木所在的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的核心区。作为全球唯一一个蒙古族特色的草原游牧系统,这里每年6月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游牧转场。

  乌达木的转场路程有数十公里,他们总是中午出发,在野外过一夜。“其实咬咬牙一天也能到。但我家每年都有好多小牛犊和怀孕母牛,速度太快它们会跟不上。”

  牛早已习惯了转场的路线,沿途边走边吃。皮卡车是乌达木的补给站,不仅有 吃喝,还有家人的辅助。转场途中,他在一次追牛时从马上摔了下来,哥哥立即飞奔去找跑远的马,妈妈接管牛群,妻子则查看他是否受伤。

  这是乌达木参加转场的第八年,“虽然路上挺累,但每次开始转场,我的心就放松了。尤其一进到夏牧场,牲畜就像回家了一样,几乎不用操心了。”他说,小时候每年转场他只是跟着走走玩玩,“如今年轻牧民是草原上的‘顶梁柱’,我想让转场的生活方式传承下去。”

  巴彦温都尔苏木的夏牧场有100万亩,格日朝鲁苏木的夏牧场有130万亩。它们都在草原生态红线内,这里不能有大型基建,家家户户也不设网围栏。

  行走在夏牧场,看不到一座砖瓦房,只有牧民扎起的蒙古包和帐篷、成群的牛羊和停在蒙古包门口的皮卡车和摩托车。

  夏牧场中,大部分家庭中唯一的电器是手机。每早4点不到,人们就起床忙碌,放牧、剪羊毛、治疗被蚊虫叮咬的牲畜……生活简单又充实。

  “夏营地跟冬营地的生活截然不同。”巴彦温都尔苏木党委书记海礁说,夏季草长势好,牲畜上膘快。“人们用更多的时间娱乐、祭敖包、那达慕。”

  巴彦温都尔苏木“90后”牧民其布日说,如今交通方便,开车回冬营地就1个小时,但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夏营地。有时也会回去体验现代生活。记者见到她时,她刚跟丈夫一起完成了转场。对于其布日丈夫而言,只要能赛马、把牛羊照顾好,这样的日子“神仙来了都不换”。“整个夏天,他会跟我公公一起,参加周围草原上举办的所有赛马比赛。”

  在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27岁的格根召拉每年会跟父母一起在夏牧场生活。

  “缺电少网的生活并不枯燥。这里基本一天一场雨,彩虹经常出现。”她不久前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学习专业是非遗传承方向。提及未来,她憧憬着会有一个人与她相爱,一起喜欢游牧生活。

  “走在夏牧场,看着牛吃草会很快乐。一天平静地度过,让心放松下来,这就是我要的生活。”格根召拉说。(完)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流进蓄滞洪区的洪水,会在主河道水位下降后沿着原路返回,这个过程叫做“退水”。按规定,蓄滞洪区启用后,国家还会对农作物、专业养殖、住房等遭受的损失进行补偿。

  这场洪灾几乎使中图网二十多年来的心血和积蓄毁于一旦,中图网官方称,“这是企业成立25年来遭遇的最致命的损失和打击”。黄平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先想办法让企业活下去。

  据他观察,被困人员太多,天还下着雨,一趟救援往返大概需要40分钟左右。救援队只能先救出偏远地方老人和小孩。到了晚上,光线不好,水流速度快,水位在不断上涨,救援人员对水域状况不熟悉,增加了救援难度。

  吴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在批发市场里开了一家早餐店,7月31日早上六七点,洪水冲开他们家早餐店关着的卷闸门,把其他商户冰箱、沙发冲进了店里,又冲走了店里的6个煤气罐。她记得,被大水淹掉的市场很安静,除了水流声,只能听到求救声。为了避险,他们全家跑进联通公司的二楼,带着1岁半和10岁的女儿呆了一整夜。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因曾与名校明珠小学对口,区内“老破小”朱家滩小区一度被称为“上海最强学区房”,单价在2021年冲上近15万元/㎡的高峰。但在经历多校划片政策后,贝壳数据显示,如今的朱家滩小区单价多在10万元以内。记者注意到,有急售房主已将单价降至87000元左右,然而这套房挂牌已有8个月,仍然未能售出。

  “‘7·31’以前,学区房的价值100%体现在学区,楼龄、房型、朝向这些都是附加值,顶多再加20%~50%。但‘7·31’以后,学区价值占比大降,楼龄等房产特性本身的价值凸显出来。”刘敏告诉记者,在市场上,这意味着楼龄越新的房子越稀缺,议价能力越强。

黄启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