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航天人士:行业已迎来最好发展机遇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19 22:30:00

  中新网长春6月19日电 (高龙安)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浩亮19日在吉林长春表示,中国商业航天已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已由基础制造、产品研发的商业航天1.0时代,向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2.0时代加速布局。

  当天,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三届 遥感·通信创新大会开幕。

  据了解,商业航天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企业为主体,以盈利为目的,按照市场规律,以航天产品开发、系统运营、应用服务为核心的航天活动。

  杨浩亮谈到,航天行业正经历新变化,航天科技已从技术专属向引领社会科技发展转变,与其他跨领域学科融合发展,航天技术与产品将逐步实现技术专利市场化、产品货架式市场化,运载火箭则向低成本进入空间技术发展,满足市场各类需求。

  杨浩亮表示,目前,太空经济快速发展,商业航天经济前景非常乐观。国际上有报告认为,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超过万亿美元。

  杨浩亮表示,在商业航天2.0时代,基础性航天业务阶段性目标发生嬗变,商业航天产业生态也在发生变革。以商业火箭为例,从产品角度形成可靠、经济、稳定的发射服务,运载能力达到吨级以上;从技术角度形成自主性较强的技术路线和研发能力;从创新角度形成批量化的生产能力,强化服务意识。同时,搭建和培养商业化的供应链,减少对体制内企业的依赖,通过航天科技转化、二次开发、应用、大众消费,作为商业航天整体发展的新突破与归宿。

  据了解,中国已初步形成了面向商业航天的火箭总装总测、卫星研产、卫星数据应用为一体的产业链,除了北京、上海、西安等传统的航天聚集地,河北、山东等地的商业航天配套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

  6月6日,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竣工,该发射工位可满足多家火箭公司的十余个型号火箭发射需求。

  杨浩亮表示,商业航天2.0不是航天产业的简单商业化,而是作为航天产业社会化大发展的一种基本形态,建构太空文明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完)

  3.5斤,68元/斤,238元

  <strong>民生持续改善</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重庆1月29日电 题:春节假期重庆消费回暖   新业态迸发城市新活力

  后天学习力强,工作责任心强,技术创新能力强,把供电运维工作当成人生中的最大爱好。在山西吕梁文水县供电系统,这几个“标签”如叠加到一个人身上,那一定是孟建国。

  “我们清醒认识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实干兴邦,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用发展结果说话。”惠州市委书记刘吉说。

  从基金类型来看,2022年四季度,货币型基金、QDII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贡献了绝大部分盈利,三类产品合计盈利超1100亿元。其中,货币型基金盈利最高,整体盈利453.32亿元。QDII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紧随其后,分别盈利343.52亿元、309.64亿元,较上一季度利润大幅提升。2022年三季度,QDII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分别亏损460.56亿元、3530.38亿元。

林万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