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我国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16 22:42:41

  黄果介绍,近年来,国家药监局通过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引导和服务药品创新研发,不断完善标准、优化程序、提高效率、改进服务,释放加快“新药好药”上市的政策红利,一大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据统计,2022年至今,累计批准创新药品82个、创新医疗器械138个,仅今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了创新药20个、批准了创新医疗器械21个,其中既有大家比较关心的CAR-T、单克隆抗体等新生物技术产品,也有创新中成药,还包括采用全磁悬浮技术的人工心脏产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CT图像辅助检测软件等。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都处于全球前列。我国的创新药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黄果介绍了国家药监局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在健全鼓励创新机制方面。针对重点产品,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改 进和加强沟通交流服务,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究基础,可以“少走弯路”。同时,持续贯通“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四条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审批

  其次,在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面。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鼓励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例如罕见病治疗药物,2022年批准上市3个,2023年批准45个,2024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24个,可以说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让很多罕见病患者不再无药可治,能够切实受益。

  还有,在接轨国际审评标准方面。从2017年6月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这意味着我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也意味着我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我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目前,已经有创新药利用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在我国实现了“全球首发上市”,这可以让我国患者更早更快享受到全球最新的药物研发成果。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哈尔滨1月9日电 (记者 姜辉)时值中国北疆最冷的“三九天”,记者9日从黑龙江省气象局获悉,9日至13日,黑龙江省大部地区却气温回升,最高气温达3℃。

自然环境极为恶劣

  此次年货节是在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后的春节,而春节是对于千千万万中国人来说最为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团圆的愿望。春节消费是否有报复性的消费不得而知,但是持续性的,渐进式的复苏可从元旦的餐饮市场一探究竟。美团元旦消费数据显示,餐饮方面,元旦假期前两日,全国堂食和线上交易额较上周增长超1倍,其中,江苏、浙江交易额增长超2.3倍,堂食消费恢复旺盛。

  所幸时隔三年,香港与内地终于恢复了两地人员正常往来。按照最新“通关”安排,跨境学童春节后将恢复来港上课。学校也已发布通知,让跨境学生尽快办理出入境手续,做好准备。“我那天看到消息真的很激动,我就希望赶紧让孩子能够上学,孩子欠缺的确实太多了。”一心陪读的郝俪雯妈妈在苦守三年后,终于盼到了破晓。

  多家航空公司国际航线将迎来新一批恢复及加密,丰富旅客的出行选择。1月23日起,东航将新增上海浦东-墨尔本航班,达到每周3班;1月期间,上海浦东-布达佩斯、上海浦东-奥克兰、上海-悉尼等航班将分别加密至每周3班。整个1月,东航每周客运国际航线计划增至48条、184班。

  2022年离任的基金经理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例如前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监、基金经理董承非加盟睿郡资产,担任公司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周应波、林森、袁芳、崔莹、雷鸣、肖肖、葛晨等一众知名基金经理也均于2022年离任。

张康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