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博界发布新书 纪念张颔诞辰103周年

来源: 凤凰网
2024-05-31 22:12:00

  中新社晋中11月16日电 (杨佩佩 胡健)“张颔先生将自己生命中近70年的生涯,都贡献给山西的考古工作,对山西文物事业的开创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晓毅16日如是说。

  纪念张颔先生诞辰103周年座谈会暨《着墨家山——张颔先生与他的家乡介休》新书发布会16日在山西介休举行,张颔先生的家人、同事、学生在此缅怀一代大家为中国文博事业作出的贡献。

  王晓毅在致辞时表示,张颔先生在介休出生并接受传统启蒙教育,为他日后历史和古文字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将新书发布会举办地选在这里,是希望以纪念张颔先生为契机,为今后在考古研究、展览展示等领域继续开展合作奠定基础。

  当日,山西文博界发布新书《着墨家山——张颔先生与他的家乡介休》。作为该书主编,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陈列展览部副研究员王岚介绍说,新书以“厚土蕴育”“桑梓情缘”“文章巨擘”三大部分,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讲述和记录张颔先生在家乡介休的足迹,养育与反哺,培根与惠泽。

  “张颔先生的成就无疑是高远的,他 就像一座挖不尽的宝藏,值得我们后学不断地去挖掘、追寻。”王岚说,纵观张颔先生一生的发展经历,发现家乡介休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了解其事业发展的文化底蕴、脉络根系,感受他博大精深的家国情怀正是此书出版的

  座谈会上,山西大学教授李德仁回忆说,“我追随张颔先生50余年,受恩甚深,同时对先生治学思想有较多了解。张颔先生常说,文化学问关乎国之兴衰,不是随兴趣玩玩而已。他一直强调学者人格精神,告诫我们治学要有大志,以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做最有意义的学问。”

  张颔1920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西介休,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也是山西考古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古文字研究、考古发掘及晋国史、古天文学等。其于1976年整理出版的《侯马盟书》,成为中国近代古文字研究方面的一部巨著。(完)

  “希望同学们在新的一年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更快融入宿院,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使者。”活动过程中,宿迁学院党委书记徐德向同学们表达了新春问候,并与留学生一同贴春联、包饺子,与大家亲切交流互动,并嘱咐大家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们送上中国春节的祝福。

  <strong>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strong>

  在麦琼方的教育下,孩子们都十分懂事,课余时间会帮着种菜、喂鸭、干家务等。在学习上,孩子们自发形成了传帮带,高年级的辅导低年级的,学习好的帮助基础差的。

  刚过“丈河村”的牌楼,传统晋东南民居群让人眼前一亮。沿大路左侧直走第三家,便是“喜胜客栈”,门口的灯笼中间,“厚德居”三字高悬。进入其中,一个中式院落展现在眼前,红柱木雕连廊将东西两层楼连接,院角的竹子生机盎然。走进民宿内,挑高5米多的房间还保留着原来的实木房梁,民宿里的柜子、床,清一色都是实木家具。看着新,其实都是“旧东西”。驻村第一书记郭志强介绍:“为了保持视觉统一,墙上的灰砖,都是用旧砖重新贴上去的;为了‘修旧如旧’,连地面凹凸不平的石砖,都是在市场收回来重新铺设的。”

  但结果却大出张光亚的意外,他试探性进货了400多万元的货品,很快便销售一空。

  <strong>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strong>

王任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