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父辈间结下的友谊(环球走笔)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6 01:06:17

  这是血与火铸就的友谊。日本偷袭珍珠港后,1942年美国空军16架B—25轰炸机奔袭日本,由于油料不足,杜立特中校等飞行员在中国弃机跳伞,中国军民奋勇救助,日军竟因此屠杀了25万中国平民。9岁那年,托马斯·马西亚第一次看到父亲与战友在中国的合影,开始了解这段历史。当年,他的父亲是14号机组领航员。夜里,机组成员冒着冷雨弃机跳伞,降落在江西 上饶山区,最终在中国军民的帮助下与其他机组人员会合。父亲向他讲述了自己获救的过程,并在地图上标出被营救的地点,一个个中国地名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希望有一天能追寻父亲的足迹,到这些地方看一

  中国人民的淳朴和大义,美国人民没有忘记。杜立特行动的队员和后人们成立杜立特轰炸机队协会、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等组织,每年都举行纪念活动,铭记并感谢当年参与营救的中国人民。2017年,当得知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将前往中国,托马斯·马西亚意识到这是他追寻父亲的足迹、重温历史的绝佳机会。2018年10月,托马斯·马西亚来到江西上饶,参观了14号机组成员1942年在中国转移过的地方,被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真诚友好深深打动。随后他到浙江省衢州市参加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开馆仪式,结识了更多中国朋友,也了解了更多关于杜立特行动的故事。“我更加充分地了解了中国人民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父亲的故事只是杜立特行动大救援中的一个故事,数以百计的中国军民救援了杜立特行动队员,帮助他们返回家园。

  中美人民之间这段特殊的情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今年4月,纪念杜立特行动大救援82周年中美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在衢州市举行。获救美国军人后代受邀回访救助杜立特行动飞行员遗址,参观史料展览,向英勇的中国人民表达敬意。在对共同记忆的追溯中,当年的两国亲历者后代成为朋友,传承着父辈间结下的友谊。

  “看到我们,住院的病人就觉得踏实了。”作为一名社区医生,节假日上班不回家,对李倩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今年春节,为了配合她的工作,好几年没有团聚的亲戚们特意来到北京,为的是李倩下班到家能和大家吃上团圆饭。

  河东先生柳宗元酷爱黑暗料理,被贬永州前后,他曾给崔简写过一封《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认为好的石钟乳细腻纯净,服用之后可让人精神愉悦。

  一边主打家乡味、怀旧味的传统宴席“八大碗”系列,一边主打帝王蟹“一蟹三吃”等海鲜预制菜,今年新春,叮咚买菜的预制菜走出了平价、高端两条路线。

  不少市民表示,库尔勒民众爱天鹅,保护天鹅。天鹅来此栖息,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苏轼捻须:“慢着火,少些水,我苏氏独门东坡肉味最美!”

  放眼神州,一项项精彩绝妙的非遗项目助力节日里的乡村活力迸发。

吴旻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