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也许能让时间“膨胀”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04 19:36:41

研究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然·人类行为》

  科技日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人类行为》2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图像给人的观感不仅决定了它们被记住的程度,也决定了人们对看图时间的感知。这项研究或帮助人们理解人类视觉、记忆和时间感知之间的关系,同时挑战了“普遍体内钟”的概念。

  时间知觉是人类意识的一个特征,但人们对大脑记录、理解时间的能力却少有研究。有些研究提出,人体存在一个客观“体内钟”;另一些研究却发现,人们遇到的刺激物性质对主观时间感知有着直接影响。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团队对170人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先让参与者用不同的时长观察各种图像,再问他们认为自己看了多久。团队将这些结果与一个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发现时间感知受到图像性质的影响,如场景大小、图像内杂物数量(如一个塞满食品的储藏室相对于一个空仓库),以及场景有多难忘。

  具体而言,大型场景和难忘的图像(通常对观察者来说更新颖、与其他图像差别更大的图像)似乎能让时间“膨胀”——也就是说,人们感知中自己看图像的时间超过了他们实际观看的时长,而场景杂乱的图像会让时间“收缩”。研究还表明,时间和难忘程度会互相影响,人们对观看更难忘图像的时长估算更准确,而感知中观看时间更长的图像也更令他们难忘。

  中国救援队9日共派出3个批次、48名队员,在伊诺努街区的3个救援现场,成功营救出3名幸存者,并持续组织开展了搜索和评估工作。

  <strong>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strong>

  监制:荆克 屈绍辉 编辑:周文婧 设计:肖丽丽 尹路

  正在对迁飞害虫进行监测实验的这群年轻人,就是北京理工大学“虫口夺粮”实践团。针对迁飞虫害常年频发突发,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从2021年开始,团队成员前往多地农村走访调研,开展雷达害虫迁飞监测的研究。

  二、<strong>操纵市场案发总量下降,但组织化、团伙化特征更趋明显</strong>

  <strong>描绘家乡不断创新</strong>

苏映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