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参事于平:中轴线上蕴含的智慧有助于现代城市发展

来源: 金融界
2024-06-02 06:38:39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2024“‘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之一的“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活动5月30日走进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政府参事于平为师生们带来了主题为《世界遗产视角下的北京中轴线》的讲座,百余名 首师大师生参加了讲座。

  中国拥有57处世界遗产地,是世界遗产大国,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范例”。于平在讲座中详细讲述了世界遗产的概念、分类、现状,以及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标准等相关知识,并在世界遗产传承保护框架下,深入浅出地阐明北京中轴线的重要价值。于平指出,北京中轴线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营建的杰出范例,见证了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更见证了中华民族信仰的包容性、多元的社会生活。于平在讲座中以壮美中轴、文化中轴、永恒中轴为主要线索,全方位、多角度讲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她表示,北京中轴线形成了纵贯北京老城、具有极强礼仪性的建筑序列,是中华文明营城理念绵延发展、不断再现的经典见证,其中蕴含的城市管理理念和智慧,将有助于北京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品质。

  本次讲座采取了线下讲座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面向“‘京’彩文化青春绽放”的高校与社会公众同步开放讲座内容,让更多高校学生与社会公众有机会了解中轴线文化遗产知识,激发学生和公众更加自觉地加入到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据了解,“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讲座加强对中轴线文化内涵挖掘、价值阐释和传播,更充分地讲好中轴线故事。接下来,活动还将陆续走进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多所高校,让更多高校学生及社会公众有机会了解中轴线文化遗产知识,扩大北京中轴线的影响力,吸引更多高校师生自主探访、了解中轴线,成为中轴线文化传播的志愿者。(完)

  在北京生活了5年,欧崇智也交到了许多朋友。逢年过节,他总会收到邻居、好友和同事的聚餐邀请,今年春节也不例外。

  对此,伯尼表示,日本政府明知有其他处理方案,但最终选择了排放入海的方案,原因在于“该方案相较其他方案成本更低”。伯尼补充说,日本的特别小组报告也曾指出,将核污染水储存在核电站及其周边地区也是一种可能选项,但可能需要长期管理,日本政府没有将该选项考虑在内。

  今年,来自浙江省各地的农民群众登上了浙江省“我们的村晚”主场活动的舞台,海边渔民、山区果农、务农村嫂、乡村致富带头人等数百人,带着自编自导自演的模仿秀、戏剧小品、杂技等,带来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大餐。

  因一幅《富春山居图》,“黄公望隐居地”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情感纽带。2022年初,台湾书画家傅申、台湾策展人陆蓉之夫妇来到黄公望村定居,同时团结两岸青年打造公望两岸圆缘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和文创产业融合发展。

吸引民众涌上街头感受佳节气氛

  曾有过海上皮划艇合作经验的杨霁歆与包乃晅,更加深知在海上划行时,复杂的气象环境随时变化,他们所面对的不仅有技术和体能的挑战,更有巨大的心理挑战。两位选手为了本次比赛,特意提前一个月赴琼进行合练集训。

沈君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