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建设取得系列成果

来源: 雷科技
2024-06-13 19:51:56

  中新网武汉4月16日电(常宇 鲍捷 马芙蓉)记者16日从武汉同济医院获悉,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设置4年来,已统筹多个疾病数据库,加强科研攻关,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公共卫生防控与重大疾病防治软实力。

  2020年4月,国家卫健委决定以武汉同济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这是首个在北京、上海之外设置的国家医学中心,旨在提高新发突发传染病处置能力,全面提升我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据介绍,经过4年建设,该中心已完成大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应急指挥中心与远程会诊中心),上线核与辐射救治、重大矿难、交通事故、中毒事件等主题监测模块,并针对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等危急病情 ,建立不同烈性传染病各自特征性危急病情大数据预测模型

  同时,中心通过统筹多个疾病数据库,开展分层分类医疗救治指导。其中,建立的烈性传染病临床研究大队列,已采集6000余例患者的临床信息;建立的“多设备物联+智慧信息系统”感染重症救治智慧平台,提升危重症感染患者生存率30%;建立的肝胆胰恶性肿瘤及血吸虫病大数据平台,形成覆盖6000多万人口的疾病样本库……

  在服务基层方面,该中心组织开展80余次线上线下培训,助力基层机构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此外,出版数本应急救援与公共卫生专著,发布系列健康科普。

  该中心主任、武汉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介绍,下一步,中心将围绕重点专科群,开展覆盖60—70个病种的专病库建设,发布标准数据集,并不断提升生物医学信息大数据挖掘能力,为诊疗技术创新、自主产权诊断设备、高端医用耗材和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完)

  2022年11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于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目前还看不到下降的苗头。”2022年12月28日,上述二级医院相关负责人冯晓梅告诉记者,她原本估计,结束这场战斗需要一个月,但现在的情况让她出乎意料,医院持续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她不确定要战斗到何时。

  他建议,对于那些肺炎的病人,应收尽收,“都收到病房里去治疗,哪怕是外科医生管理,总比他在家里硬挺着强”。曾在支援过武汉的刘可敬觉得,“武汉当时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应收尽收,提前一点,把肺炎病人全送到医院里面”。

  对于此次政策,东莞市住建局表示,是为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李刚告诉记者,重症医学科标准的床护比是1:3,即1张床配3名护士,但现在1名护士要看2张病床。尽管如此,ICU还在保障着非新冠感染者的重症救治工作,比如收治危重孕产妇、脑出血、心梗等病人。

  而今年春节,很多消防员也是刚刚“阳康”,出警救火对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巨大,没必要让他们冒着危险为部分人的“快乐”买单。 

巴火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