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探“交通+文化”品牌:挖掘和阐发古道文脉

来源: 光明网
2024-06-17 03:07:58

  中新网兰州12月16日电 (记者 冯志军)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柳鹏16日表示,甘肃交通在全国首倡“路衍经济”,高速公路“开口子”工程、交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成果可以说遍地开花,这是推动“交通+文化”的典范。未来将持续加强多方合作,进一步促进交通与文化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多具有甘肃交通运输特色的行业文化品牌。

  当日,“甘肃省交通文化宣传教育中心”在兰州揭牌。甘肃省交通文化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吴小军表示,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该中心将结合甘肃作为“一带一路”黄金节点和“三大廊 道”交通枢纽的省情,积极争取承办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分论坛或研讨会,扩大甘肃交通国际交往影响力和覆盖面。

  作为中国交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甘肃有记载的古道达30余条。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是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枢纽地带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联系全国并通向中西亚以及欧洲的重要通道。

  东西蜿蜒约1600公里的甘肃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地形地貌在这里应有尽有,但也给交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难。

  在甘肃嘉峪关市西郊、国道312线一侧,有八棵白杨树一字排开,挺拔高俊。在“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的戈壁荒滩上,这八棵树是20世纪50年代,嘉峪关第一代养路人精心栽植的,见证了几代甘肃公路人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历程。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这八棵树如公路守护者,默默矗立在大漠戈壁。70多年来,以“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为核心的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亦被不断传承和弘扬。

  甘肃交通人在奋斗中孕育出的“八棵树精神”,是新时代甘肃交通精神谱系的“根文化”。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树峰说,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交通行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需要提炼出更具渗透性、操作性、指导性的交通行业核心价值观,增强交通行业战斗力和凝聚力。

  李树峰表示,甘肃作为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要加力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路网之畅助推经济提速、以枢纽之力赋能发展提效、以文化之能打造交通品牌。

  甘肃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军仁说,下一步,将依托“建设公路博物馆”交通强国试点,深入挖掘陆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秦直道等甘肃公路历史文化,大力宣传老一辈交通人故事,通过建设“八棵树精神”文化室等,为推动全省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文化根基、注入强劲动能。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主任孙永涛表示,要加强对甘肃交通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甘肃交通史志年鉴创新升级,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史志品牌。积极推动省域内古驿站、古道、交通碑铭等交通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好交通文脉。(完)

  他建议,政府向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单位(例如环卫公司、保安公司等)所在街道卫生院加快储备新冠抗病毒药物,确保老年人在感染后能够第一时间用药,及时阻断病毒在体内复制,避免重症发生。

  在现代动画制作中随着CG、三渲二等技术的普及,许多传统动画制作方式开始被边缘化。如宫崎骏在接受采访时所表达的,虽然他还在坚持传统手绘动画的制作模式,但现代技术的便捷以及其强势的丰富性,最终会让前者成为小众。而也正因此,我们才会在一种现代CG动画中对宫崎骏的动画怀有一股亲密之情。画笔痕迹在动画中的消失,以及动画形式的拟人化,让这类影视艺术类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随之改变的也还有观众们的审美品味以及情感体验。

  他们的精神激励后来者前行——年逾九旬还在捐资助学的舒服民激励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小洋葱发展成大产业的李廷胜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善谋善干,带民致富;沈飞“冠军班”青年工匠激励广大青年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勇创佳绩。

  “脱贫要靠自己,要靠辛苦的劳动,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否则一辈子也富不起来。”这句话成了李锦的口头禅。

  山东省龙口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鹏说:“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判断、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举措,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img style="border: 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1/12/648a0c94553b44ab9dcb2d05049d4353.jpg" alt="" />

陈彦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