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各级非遗项目增至84个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11 00:01:45

  中新网上海6月9日电 (谢梦圆)“师父,请喝茶!”8日下午,在2024年浦东新区非遗宣传活动上,两位年轻的绣娘在数百位市民的见证下,向上海绒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明敏和许玉红敬茶,两位传承人庄重地接过茶,喝茶,然后回赠给两位绣娘精美的针线包。

  “礼成!”随着主持人的宣布,上海绒绣的绣娘代表拜师仪式在掌声中结束……6月8日是2024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浦东新区非遗宣传活动以“‘美’在非遗‘育’见未来”为主题,在现场举行了浦东新区上海绒绣工坊绣娘代表的拜师仪式,并为浦东新区 第九批非遗项目和第九批非遗传承人

  在活动上,周家渡街道文化中心、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浦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沪东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外高桥分中心这5家单位获得了上海绒绣传承基地授牌,浦东新区的上海绒绣传承基地增至21家。

  仪式上,嘉宾还为浦东新区第九批非遗代表性项目“高桥传统糕点制作技艺”颁牌,至此浦东新区拥有各级非遗项目增至84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上海市级非遗项目38个,浦东区级非遗项目38个。

  当天,15位浦东新区第九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首次集体亮相,15位“新匠人”里,最年轻的是出生于1991年的叶资冰。作为“江南传统民居木作技艺”的传承人,叶资冰自青少年时代便开始学习传统家具修复、古建修复和江南传统民居木作技艺。

  近年来,他参与浦东三林“南园”的建设和古建筑修复,向上海及周边各地输送古建修复技术服务,保护宣传非遗项目。现在,叶资冰在工作中也带领“00后”学生逐步了解学习古建筑知识。

  非遗传承不“断更”的还有国家级非遗上海绒绣,当天在仪式上接过敬师茶的两位上海绒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明敏66岁,许玉红已经年过七旬。她们表示,看到上海绒绣技艺后继有人,倍感欣慰。

  今年元旦期间,浦东新区文化艺术中心的浦东非遗体验馆,开设了绒绣工坊,旨在打造培养新一代上海绒绣非遗传承人的孵化基地。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张磊介绍:“未来,绒绣工坊会广泛招募对上海绒绣有热情,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传承这项工艺的年轻人,为非遗定向培养兼具工艺、设计、管理、市场等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绒绣工坊将成为培养新一代上海绒绣非遗传承人的孵化基地。”

  张磊说:“传承保护非遗是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内容,随着非遗热、文化热的兴起,我们将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通过打磨优秀活动、剧目、培训、赏析会等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更好地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推动浦东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当天的活动上,除了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的主会场,浦东36个街镇也作为分会场积极加入了这场“浦东非遗盛典”。记者从新场镇分会场获悉,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作为上海古镇的唯一代表,与浙江、江苏的10余座古镇一起,正在联合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如果申遗成功,将成为上海市首处世界文化遗产。(完)

  从数据情况来看,2022年,更多的房企转向了境内融资。

  项目部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记满日期的项目进度图,上面标示着线路复测、地质勘探、基础施工、组塔、架线、附件安装等各项工作的进展时间;另一张图上,不同颜色的笔记标示记录了工程开工以来当地的天气状况。“这是为了研究记录并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为下一阶段工程奠定基础。每一天看着项目不断推进,心里充满欢乐和自豪。”马文赫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福州1月24日电 (记者 刘可耕)“辉映珠璧,缔合鸾俦。梦卿我梅花点额新妆艳,黛眉欣为悦己描。愿冀双蝶永比翼,白首齐眉同春秋……”在中国农历兔年春节前夕,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闽剧《双蝶扇》连续多日线上展播,为海内外闽籍乡亲迎新春送上家乡戏。

  一位资深玩家告诉记者,《魔兽世界》的玩家群体小,多是超过十年的资深玩家,不少人对主播的忠诚度高。而《炉石传说》的玩家群体大,平均年龄小,除非用户真的非常喜欢主播本人,否则当主播的直播内容变为玩家不熟悉的游戏时,玩家继续追随主播的概率并不会很高。

  此前,腾讯、字节、B站、完美世界、米哈游、九城等企业均被认为是暴雪的潜在意向方,但目前还没有公司出面官宣接受这烫手的“金山芋”,暴雪仍在与多家合作方商谈。

  <strong>船员想尽一切办法让获救游客取暖</strong>

于学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