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助力贝宁打造西非“白金之国”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09 08:40:17

  援贝宁棉花技术项目是利用中国政府援款开展的农业类技术合作项目,自2013年起,中国纺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承担了项目实施任务,目前已进展到第三期。

  中国援贝宁棉花第三期技术项目组组长首小勇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项目通过开展棉花良种选育、种植技术示范、农机技术培训以及农机设备援助等工作,促进贝宁棉花生产提质升级,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当地农民索利曼是该项目组的一名拖拉机驾驶员。索利曼告诉人民网记者,他家里兄弟4人,一家人靠种地为生,父母没有能力让他上技校。在老员工的介绍下,他自2019年起在项目做短期工,期间向中方农机专家学习 驾驶拖拉机,以及其他各种农机具的使用、保养和维修技术。通过努力学习,索利曼掌握了一些赖以为生的技能,他的人生也随之改变。“2022年家里盖了新房,2023年结婚,后来有了孩子。”他说,这份稳定踏实的工作让附近的村民都羡慕不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十年来,项目与贝宁农牧渔业部通力合作,共引进筛选了近30个棉花品种,成立棉花种植合作社,建立了农机维修培训中心,举办了二十期覆盖近千人次的技术培训,有力推动了贝宁棉花产业机械化、精细化发展,助力贝宁棉花实现了从年产30万吨到80万吨的飞跃,得到两国政府、行业领域和当地棉农的高度认可。

  首小勇说,援贝宁棉花技术项目自启动以来,始终秉承“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遵循“授人以渔”的工作方法,聘用当地员工,为当地提供众多就业岗位。

  “项目不仅给贝宁带来了现代化的棉花种植技术、模式与经验,还培育出近千名一线专业技能人才,助力贝宁成为非洲棉花生产的领头羊。棉花机械化、精细化种植模式的普及推广,还进一步带动了当地农业投资和农业贸易,拓宽了中贝之间的合作范围,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这为促进我国南南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形成了有益经验。”首小勇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项目驻地所在村约有400户家庭,在本项目启动之前,种植棉花的家庭不到100户。项目启动之后,当地村民跟着中国专家学习种植棉花,目前已有超过300户家庭从事与该项目相关的工作。

球场上的恩纳·瓦伦西亚(法新社)

国民生活水平高的国家

前者的受众为希望以低价获得顶级产品的目标受众,但需要在流程的数字化上下功夫,尽可能地保证各方面安全,前期投资巨大,但会永久降低成本,从而面向消费者时,达到更优惠的价格。

韩日世界杯也是李宏文记者生涯中唯一一次亲临现场,如今,因为工作调动,他已不再是一名体育记者。但生活中的他,仍然默默关注着每一届世界杯,关注着足球,这早已成为他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位利物浦名宿表示:“享受官方在卡塔尔世界杯上的补时,之前的足球比赛有太多时间被浪费了!”

在北京时间11月22日凌晨结束的世界杯小组赛A组的第一轮比赛中,荷兰凭借加克波和克拉森的进球,2-0战胜非洲冠军塞内加尔,取得开门红。在比赛中,除了两名进球球员,全场高接低挡贡献4次扑救的荷兰门将诺珀特同样功不可没。

刘泓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