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艾草、做香囊……波兰“洋弟子”端午闻香识“艾”

来源: 羊城派
2024-06-06 02:54:47

  中新网重庆6月5日电(刘心羽 陈鑫)“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端午佳节,中国自古有悬艾、佩香囊等传统习俗。被誉为“百草之王”的艾草,不仅在保健和医疗方面用途广泛,还有驱邪、祛病等祝福寓意,是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

  28岁的宋潇佩来自波兰,是重庆大学的一名留学生,这是她在中国度过的第一个端午节。为学习端午传统文化习俗,宋潇佩特地穿上中式服装,走进重庆市艾草文化研究指导基地——重庆两江新区嘉木小学校,以艾草为媒,和孩子们一同学习“艾+”学科生活融创教育课程,感受传统文化在节日里焕发的新生机。

  “艾灸卷点燃后可以驱蚊”“艾草锤是我们的养生好帮手”。在学校的10个艾料加工手工坊,孩子们热情地向宋潇佩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艾产品”。从香囊、精油到青团、印章,孩子们发挥创意,用琳琅满目的“艾产品”换取“自食其力券”,可在校内兑换食品、文具等物资,体会劳动的成就感和快乐。

  “扎染工艺包含扎结和染色,我们的染料主要用到艾草,煮染后加上明矾、绿矾等媒介着色。”孩子们娴熟地向宋潇佩介绍。在他们的指导下,宋潇佩把白色棉麻混纺服装进行扎结,浸入艾草染料,现场收获一件色晕层次丰富的美丽裙装,“没想到艾草能染出这么美的图案。”

  宋潇佩看到,孩子们缝制的艾草香囊、艾草锤呈现出鸡、兔、龙形象,充满想象和童趣。研磨品闻艾绒、了解阴刻和阳刻……在艾料加工手工坊,宋潇佩兴致勃勃地以孩子们为老师,上手学习制作青团、艾绒、香囊、精油、艾卷、印章等“艾产品”。

  “这些艾草都是我们自己种的,一株艾就是一片爱。”在艾苗种植园,重庆两江新区嘉木小学校校长李俊淑向宋潇佩介绍,学校以“一株超级厉害的艾草”为载体,构建“艾+”学科生活融创教育课程,师生共同参与到艾草种植、养护、收割及产品制作的全过程。学校还根据时令特点、艾草生长周期等情况,架构了一到六年级艾课程序列,即一年级“闻香识艾,全身是宝”;二年级“品艾美食,美不胜收”;三年级“寻艾药效,功效神奇”;四年级“诵艾经典,生生不息”;五年级“创艾作品,心灵手巧”;六年级“传艾赠美,爱满人间”。

  “传承了数千年文化的小艾草,已经发展成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重庆两江新区嘉木小学校名誉副校长、华艾珍品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靖雯向宋潇佩介绍,在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云阳县,已建成2000余亩艾草种苗繁育基地及艾草生产加工车间、古艾康养中心、艾香生态餐厅,打造出一条涵盖艾草种、收、运、储、销等多环节的全流程生产链。“我们开发了红花艾叶饼、艾草凳、艾草枕头等10多种野艾衍生产品,和学校一起开展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数智化工厂实地学习艾草现代化加工、产业化知识。”

  “艾草真是神奇的植物!不仅好闻,还能治病、做食物、做成许多有趣的手工作品。” 宋潇佩感叹,“看到这些孩子们和中国的‘百草之王’一起成长,我也在艾草中感受到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完)

  “把手机里面的一些内容放在眼前,从5寸放到55寸,确实有一定的渐进式革新,一点点的进步,尽管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东西,但2000块左右的价位,那么也有人愿意为买单。”对买一个眼镜花几千块钱形成一种消费观,林瓊认为这种尝试也是培育市场的一件好事。

  兰德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50余名,紧邻难民营,卫生环境恶劣,医疗基础薄弱。中国维和医疗分队整合呼吸、消化、妇儿及防疫、检验等多学科医护力量,派出16人专家团队,针对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病和学生群体常见病、多发病,为学校师生开展义务诊疗。

  当然,科技巨头们也在找寻新的增长点。

  <a><span style="color: #000000;"> </span><strong style="color: #000000;">冬奥遗产造福人民</strong></a>

  四川省香港商会、成都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调动在川投资的港澳台企业积极性,为港澳台地区青年来川提供更多考察、实习、就业机会,吸引广大港澳台青年投身祖国建设,逐梦大美四川。

  新华社马里加奥2月3日电(刘宾 谢继青)应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马里稳定团)东战区和当地政府邀请,中国第十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2日前往加奥市兰德学校开展义务诊疗活动。

洪文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