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为何“搬家”?4月份理财产品规模环比增2万亿

来源: 北青网
2024-06-03 08:58:50

  本报记者 彭 江

  近日,普益标准发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8.42万亿元,环比增加2.34万亿元。与此同时,据央行近期公布的数据,4月单月人民币存款减少3.9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缩减了1.8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缩减了1.87万亿元。存款“搬家”理财市场现象明显。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4月理财规模大幅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市场,债券价格上涨带动理财收益提高,吸引投资者购买理财。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手工补息被禁止等降低了存款收益,也促使投资者将存款转向投资理财,这也是理财规模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

  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霞表示,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这一举措或将引起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变化,出现存款“搬家”现象。

  手工补息、高息揽储行为被监管禁止,使得银行存款收益率进一步下行。今年4月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要求银行不得以任何形 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维护市场合理竞争秩序,强化存款利率调整效果,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兴业研究相关研报显示,对银行手工补息采取严监管之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下降。从“价”的角度来看,存款是银行的负债,存款利率的变化会使银行的负债成本率发生改变。手工补息严监管使银行整体负债成本率下降。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后续来看,理财存续规模预计延续上升态势,二季度末存续规模或逼近28万亿元,2024年末或达30万亿元,现金管理类和短期限固收类产品有望发力。随着存款自律约束趋严和保险通道监管调整,银行理财在资产配置方面的“存款化”趋势有望缓解,信用债配置比例或触底回升。理财机构要充分发挥理财在销售渠道和资产配置方面相较于债基的比较优势,推动理财市场实现量价齐升。

  专家认为,存款和理财之间的相互转化为正常现象,虽然4月份人民币存款规模减小,但目前居民和企业储蓄意愿并未出现根本性、趋势性变化,微观主体特别是居民总体上仍表现出较高的储蓄意愿以及低风险偏好的投资意向。目前银行理财主要配置是以现金管理类和债券型理财产品为主,更加追求稳健收益。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银行理财规模扩大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康发展,银行需要合理规划设计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提升客户投资体验;同时注重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识别,严禁虚假宣传,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优化市场跟踪、风控管理等流程制度。

  根据说明,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的分配逻辑都是与地方离退休人数挂钩,再向中西部地区有所倾斜。比如基本养老金中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经费”,对中西部地区是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则只给予50%的补助。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解读称,受人们对互联网学习、工作、社交和网络购物需求量较大等因素影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类单位平均工资分别增长9.4%和8.1%。

  储朝晖也强调,更应该关注的是接下来很快就会到来的入园、入学人数下滑。“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各方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学校的效能安排,涉及要不要有人员的更迭,要不要招聘新的年轻教师。尤其是有很多地方,只有一个单一的办学主体,应对能力就会明显不够。”他说。

  作为美国驻华大使,此前伯恩斯的账号高度关注美国在中国以外的事务和政策,频繁转发美国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布林肯的推文,对寥寥一些中国议题也流于美国视角;而在过去几天里,伯恩斯则聚焦于中国,在很多细节上试图描述中国和中美关系的积极面。

  “转移支付制度设计需要在调动地方积极性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之间寻找到平衡,如果转移支付资金地方无条件使用,虽然可以调动地方积极性,但是资金可以依据地方政府偏好配置,流向更能体现地方政府政绩的方向。”吕冰洋分析。

  昆山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一季度昆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4.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增速分别高于国家、江苏省、苏州市0.2、0.4、0.6个百分点。

陈怡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